[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受冲击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6660.7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3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海;李松;蔡海斌;方银锋;陈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7/0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冲击 信号 检测 方法 装置 | ||
一种汽车受冲击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涉及汽车电子领域,用于汽车防盗监测,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启动受冲击信号检测系统,初始化加速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收集加速度信号值,对加速度信号值降噪处理,再进行合并处理,存储合并处理的信号值,计算合并信号值的变化量,比较合并信号值的变化量与冲击信号的阈值并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计算静止信号值,比较静止信号值与平静阈值,根据判断结果开启视觉监视系统。该方法和装置的工作实时性高,系统鲁棒性强,检测方法灵活性强,能够有效地滤除传感器噪声,功耗低,器件便宜,基于汽车受冲击信号检测方法的装置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受冲击信号检测方法,用于汽车防盗监测。
背景技术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目前,汽车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日趋平常的交通工具,汽车类盗窃犯罪也成了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其中,车内物品偷窃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已经成为威胁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虽然汽车防盗技术已经比较先进,主要包括机械式防盗器、芯片式防盗器、电子式防盗装置、GPS卫星定位汽车防盗系统网络式防盗器等,但是一些中低挡的车中并没有配备完善的报警系统,而使得其车内物品安全极易受到威胁,如砸窗取物,这使得汽车市场对廉价的便携式报警系统有较大的需求。对此,一种嵌入式的车内防盗报警系统被设计出来,其包括预报警系统和视觉监视系统两部分。预报警系统用于检测车体受到的敲击信号,并控制启动视觉系统;视觉监视系统用于监测车内物品,当检测到盗窃行为时,它将会自动报警。预报警系统中车体敲击信号的检测是该防盗系统稳定工作的关键。
当车体受到敲击时,敲击信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传感器位置和冲击力作用点等。当车体摇晃时,其产生的信号也将影响敲击信号的检测。另外,传感器自身也会产生一些噪声。如何滤除传感器的噪声,避开车体摇晃等干扰信号,有效地检测到敲击信号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滤除非冲击信号噪声,有效识别车体受到的冲击信号,相应速度快的汽车受冲击信号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受冲击信号检测方法,用于汽车防盗监测,包括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单片机,包括:
步骤100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同步收集汽车的水平前后方向、水平左右方向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三个方向的加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收集原点为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所述单片机收集来自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停车后,自动启动受冲击信号检测系统,开始进行受冲击信号检测;
步骤200初始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单片机,初始化过程包括对系统时钟、数据采集控制定时器和通讯资源的设置;在初始化完成时,系统启动定时器并开始数据采集;数据的读取采用资源抢占式进行调配,其他资源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程序中采用软中断的方式保证数据加载与业务工作的同步;
步骤300读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同步收集的水平前后方向、水平左右方向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三个方向的所述加速度信号值;
步骤400对步骤300中收集到的三个方向加速度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步骤500对步骤400降噪处理后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合并处理;
步骤600存储步骤500中产生的合并信号值;
步骤700计算步骤600中所述合并信号值的变化量;
步骤710如果步骤700中计算得到的合并信号变化量大于冲击信号的阈值,则进入步骤800,如果合并信号变化量小于冲击信号的阈值,则返回步骤300;
步骤800根据步骤600采集的所述合并信号值计算静止信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