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塑料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6475.8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桐;苏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崧塑胶(东莞)有限公司;东莞辰崧塑胶有限公司;东莞呈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6 | 分类号: | B32B3/26;B32B15/09;B32B15/08;B32B15/088;B32B27/28;B32B27/36;B32B27/34;B29C45/14;B29B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塑料 复合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不锈钢塑料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基体及与该不锈钢基体结合的塑料层,所述不锈钢基体表面分布有多个平均孔径为60-250纳米的纳米孔洞,所述塑料层部分填充于所述纳米孔洞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塑料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洞的平均孔径为80-120纳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塑料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基体的材质为SUS304型不锈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塑料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的材质包括聚酰胺(PA)、聚亚苯基硫醚(PPS)或饱和聚酯对苯二甲酸丁酯(PBT)。
5.权利要求1所述不锈钢塑料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不锈钢基体表面进行脱脂处理;
步骤(b):对经脱脂处理的该不锈钢基体表面进行粗化处理;
步骤(c):对经粗化处理的该不锈钢基体表面进行微蚀处理,以形成多个平均孔径为20-40纳米的微孔洞;
步骤(d):对经微蚀处理的该不锈钢基体表面进行黑化处理;
步骤(e):对经黑化处理的该不锈钢基体表面进行蚀刻处理,使所述微孔洞扩大为平均孔径为60-250纳米的纳米孔洞;
步骤(f):对经蚀刻处理的该不锈钢基体表面进行置换处理;
步骤(g):对经置换处理的该不锈钢基体表面进行烘干作业;
步骤(h):对烘干作业后的该不锈钢基体表面注射塑料,形成塑料层,使所述塑料层通过所述纳米孔洞与该不锈钢基体表面结合,得到不锈钢塑料复合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塑料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洞的平均孔径为80-120纳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塑料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至所述步骤(g)的每个步骤之间,均加入清洗作业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塑料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之后,加入清渣作业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锈钢塑料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渣作业的步骤之后,再加入清洗作业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塑料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基体的材质为SUS304型不锈钢。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塑料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的材质包括聚酰胺(PA)、聚亚苯基硫醚(PPS)或饱和聚酯对苯二甲酸丁酯(PBT)。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塑料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的所述蚀刻处理是使用蚀刻处理剂进行的,所述蚀刻处理剂包含5-10重量百分比的渗透剂、1-5重量百分比的缓蚀剂、1-3重量百分比的表面活性剂及1-3重量百分比的添加剂,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崧塑胶(东莞)有限公司;东莞辰崧塑胶有限公司;东莞呈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崧塑胶(东莞)有限公司;东莞辰崧塑胶有限公司;东莞呈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4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