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聚乳酸的大分子成核剂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5920.9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2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彪;王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29/14;C08F8/28;C08F1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乳酸 大分子 成核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聚乳酸的大分子成核剂及应用方法。本发明的大分子成核剂为聚乙烯醇缩醛,将聚乙烯醇缩醛采用原位聚合或加工过程中添加的方式,与聚乳酸共混,调控其成核性能。该大分子成核剂无毒、无嗅、无腐蚀性、易分散。聚乙烯醇缩醛作为大分子成核剂,可以使聚乳酸的峰值结晶温度明显升高,结晶度和结晶速度显著提高,明显降低结晶周期,较明显地提高树脂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聚乳酸的大分子成核剂及其应用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聚乳酸的聚乙烯醇缩醛类大分子成核剂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PL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性,目前已实现产业化,并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聚乳酸依据其旋光性有聚右旋乳酸(PDLA)和聚左旋乳酸(PLLA)之分。PDLA为结晶性材料,PLLA为半结晶性材料。生物发酵得到的乳酸中左旋乳酸大约占95%,右旋乳酸约占5%,由此聚合得到的聚乳酸存在着结晶速率较慢,加工成型周期较长,制品耐热性及机械性能差等问题,使聚乳酸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对聚乳酸进行改性。
常见的聚乳酸的改性方法有共混改性和成核改性。一般与聚乳酸共混的生物降解聚酯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等。共混改性能有效提高聚乳酸的柔韧性,但是往往会使聚乳酸失去透明性以及固有的特性。添加成核剂是提高聚乳酸性能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成核剂用量少,对材料的化学结构、生物降解性能无影响,可很好的保持聚乳酸的固有特性。
聚乳酸的成核剂主要包括有无机成核剂、有机成核剂两大类。
聚乳酸的无机成核剂主要包括滑石粉、碳纳米管、低聚倍半硅氧烷等。NawadonPetchwattana等[PolymerBulletin,2014,71(8):1947-1959.]研究发现:滑石粉(粒径为1微米)含量为1%时,聚乳酸的半结晶时间缩短了约87%;滑石粉含量为10%时,聚乳酸热变形温度从58℃升到最大值139℃。滑石粉可以明显提高聚乳酸的结晶速率及其耐热性。A.Shakoor等[Polymer Engineering&Science,2014,54(1):64-70.]将滑石粉作为聚乳酸的成核剂和增强填料,研究发现滑石粉含量为20%时,聚乳酸的结晶度从2%提高到25%,杨氏模量也有大幅度提高。
Courgneau C等[Polymer Engineering&Science,2012,53(5):1085-1098.]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DLLA(其中PLLA约占92%)/滑石粉/PEG共混材料,当滑石粉含量为1%,PEG的含量为20%时,PDLLA结晶速率提高了28%。
Guo-Xiang Zou等[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4,132(5).]发现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对PLA结晶温度和结晶度的提高程度大于滑石粉,BBP的结晶效率要高于滑石粉。
王劭好等[复合材料学报,2012,29(6):50-54.]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碳纳米管(CNTs)/聚乳酸复合膜,2%的酸化CNTs的加入使聚乳酸球晶尺寸细化。1%的酸化CNTs使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下降到最低,下降7个数量级。
张凯等[化工新型材料,2010,38(1):75-78.]通过溶液及熔融两步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乳酸和低聚倍半硅氧烷(EVOS)共混物。当EVOS的含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聚乳酸增加26.2%,达到最大值。此外,随着EVOS含量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增加。
聚乳酸的小分子有机成核剂,通常包括N,N’-乙撑双硬脂酰胺(EBS),金属盐类(硫酸盐,芳基磷酸盐,有机磺酸盐),酰胺类化合物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5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