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骨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5730.7 | 申请日: | 201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邢洪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洪瑜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K9/70;A61P19/08;A61K35/64;A61K33/44;A61K33/26;A61K31/70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骨 中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接骨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接骨中药贴中的中药成分按以下重量份制作而成:
血竭 10-15儿茶 10-15乳香 10-15没药 10-15葱根4-6土元 3-9自然铜3-5明碳 5-10红糖 3-5接骨草 1-3骨碎补1-2
制作所述的接骨中药贴的制作工艺,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先将血竭、儿茶、乳香、没药、明碳、接骨草和骨碎补中的成分进行杂质剔除,然后将血竭、儿茶、乳香、没药、明碳、接骨草和骨碎补称重后进行粉碎,将葱根清洗干净之后粉碎;
第二步,将自然铜称重后放在火上进行烧制,将加热后的自然铜快速的放入白醋中,并对自然铜进行破碎处理,最后将破碎后的自然铜取出并碾成粉末状;
第三步,将土元称重后制成粉末状;
第四步,将第一步至第三步中的血竭、儿茶、乳香、没药、葱根、明碳、接骨草、骨碎补、自然铜和土元混合后与红糖放在一起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备用;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搅拌均匀后的药品放在一块消过毒的白布上,并将药品均匀的涂抹在白布上,然后将白布放到笼屉上进行加热,笼体内白布上的药品被加热呈膏状时即可取出使用;
使用时取出中药贴,然后将白布上的药膏进行加热,药膏加热呈粘稠状的时候就可以将中药贴敷贴在患者的骨折处,根据患者的骨折严重程度,严重者15天进行一贴,正常骨折的30天进行一贴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骨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血竭、儿茶、乳香、没药、明碳、接骨草和骨碎补粉碎后粉末的大小均为100目-15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骨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自然铜粉碎后粉末的大小为100目-14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骨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明碳采用青冈树的树干晒干后用火进行烧制,火的温度控制在300°-360°,烧制的时间为3-5个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骨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接骨中药贴中的中药成分按以下重量份制作而成:
血竭 10儿茶 10乳香 10没药 10葱根4土元 3自然铜3明碳 5红糖 3接骨草 1骨碎补1
制作所述的接骨中药贴的制作工艺,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先将血竭、儿茶、乳香、没药、明碳、接骨草和骨碎补中的成分进行杂质剔除,然后将血竭、儿茶、乳香、没药、明碳、接骨草和骨碎补称重后进行粉碎,粉碎成100目大小,将葱根清洗干净之后粉碎,所述明碳采用青冈树的树干晒干后用火进行烧制,火的温度控制在300°,烧制的时间为3个小时;
第二步,将自然铜称重后放在火上进行烧制,将加热后的自然铜快速的放入白醋中,并对自然铜进行破碎处理,将自然铜破碎成100目大小,最后将破碎后的自然铜取出并碾成粉末状;
第三步,将土元称重后制成粉末状;
第四步,将第一步至第三步中的血竭、儿茶、乳香、没药、葱根、明碳、接骨草、骨碎补、自然铜和土元混合后与红糖放在一起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备用;
第五步,将第四步中搅拌均匀后的药品放在一块消过毒的白布上,并将药品均匀的涂抹在白布上,然后将白布放到笼屉上进行加热,笼体内白布上的药品被加热呈膏状时即可取出使用;
使用时取出中药贴,然后将白布上的药膏进行加热,药膏加热呈粘稠状的时候就可以将中药贴敷贴在患者的骨折处,根据患者的骨折严重程度,严重者15天进行一贴,正常骨折的30天进行一贴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洪瑜,未经邢洪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57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