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3709.3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1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忠;吴海超;张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M5/00 | 分类号: | B60M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电流 吸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包括低温容器罐和电流吸收管,电流吸收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低温容器罐连接;低温容器罐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低温容器罐壳体、绝热保温层、绝缘缓冲层和内核层,内核层内部充满有低温液体介质;电流吸收管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层管、屏蔽层、绝热保温管、耐压管、绝缘过渡管、过渡层管道和导电吸收管,导电吸收管两端设有导流孔;本发明内核层和导电吸收管内低温液体介质的热损耗由制冷机组补偿;导电吸收管和支撑架喷涂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在低温环境下失去电阻特性,电流只会沿牵引钢轨最短距离被全部吸入电流吸收管,除电流吸收管外空间区域没有电流场分布,对该区域内重要金属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尚没有采用高温超导电体做为地下铁道杂散电流吸收防护装置。以往地铁设计部门大都采用传统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对杂散电流进行控制,但受到施工工艺、方法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加之现行技术标准的缺陷,采用传统的方法控制治理和吸收杂散电流很难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同时运营管理部门采用基于传统电路“电压导流法”的装置与方法,由于杂散电流本身的场特性,传统电路几乎不能改变电流场的分布,因此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于大型复杂的车站、隧道、桥梁和重要设备的杂散电流束防护,传统装置往往束手无策,不能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本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解决当前轨道交通中大型复杂车站、隧道、桥梁等构建筑或重要设备杂散电流有效防护问题,避免如建筑物和构筑物或重要设备中的金属结构遭受到严重电化学腐蚀而发生重大损失或产生危险事故。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吸收装置,包括低温容器罐和电流吸收管,所述低温容器罐有两个,所述电流吸收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低温容器罐连接;
所述低温容器罐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中空圆柱状的低温容器罐壳体、绝热保温层、绝缘缓冲层和内核层,所述内核层的内部充满有低温液体介质,所述内核层的内侧顶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设有挂孔,所述支撑架连接有过渡连接器,所述过渡连接器连接有导电棒的一端,所述导电棒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内核层、绝缘缓冲层、绝热保温层和低温容器罐壳体从而连接有位于低温容器罐壳体外部的触指盘,所述触指盘的上面连接有触指,所述内核层的后下部设有下孔口,所述下孔口连接有补偿管的一端,所述补偿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绝缘缓冲层、绝热保温层和低温容器罐壳体从而使补偿管的另一端位于低温容器罐壳体的外部,所述补偿管通过锥形口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中部设有法兰口,所述法兰盘通过法兰盘螺栓连接有法兰管道,所述法兰管道依次通过法兰口和锥形口从而与补偿管连通,所述法兰管道的中部设有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用于不断产生冷源并对低温液体介质加压循环;
所述电流吸收管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层管、屏蔽层、绝热保温管、耐压管、绝缘过渡管、过渡层管道和导电吸收管,所述导电吸收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导电吸收管的一端穿过一个低温容器罐的侧面从而穿挂在一个低温容器罐内部的支撑架的挂孔上,所述导电吸收管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低温容器罐的侧面从而穿挂在另一个低温容器罐内部的支撑架的挂孔上,所述导电吸收管的两端均设有导流孔,所述过渡层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低温容器罐内的内核层连通,所述导电吸收管和过渡层管道的内部均充满低温液体介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热保温层采用压力粘结的方式固附在低温容器罐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绝缘缓冲层粘接在绝热保温层的内表面,所述内核层粘接在所述绝缘缓冲层的内表面,所述内核层位于低温容器罐内部的中部,所述支撑架焊接在内核层的内侧顶部,所述过渡连接器与支撑架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触指盘与触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3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股道接触网无电区设备体系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刻蚀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