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寨卡病毒抑制剂的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3625.X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9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左建平;唐炜;何珮岚;童贤崑;杨莉;王桂凤;周宇;冯春兰;朱峰华;杨晓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365 | 分类号: | A61K31/36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张皓;徐琳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心莲内酯 寨卡病毒 抑制剂 制备 感染宿主细胞 临床常用药物 药理试验结果 病毒复制 辅助治疗 活性作用 细胞病变 药物筛选 有效抑制 活病毒 体外 感染 治疗 死亡 安全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了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寨卡病毒抑制剂的药物中的用途。经体外抗寨卡活病毒的药物筛选及药理试验结果表明:所述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能有效抑制寨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及其引起的细胞病变死亡的活性作用,研究证实的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均为临床常用药物,因此,可以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具有安全、廉价、方便推广使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寨卡病毒(Zika)抑制剂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能够作为抗寨卡病毒抑制剂,有效抑制寨卡活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抑制病毒的复制及其所引起的细胞病变死亡的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可用作治疗和辅助治疗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
背景技术
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黄病毒,通过受感染的伊蚊属蚊子,主要是热带地区的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给人。寨卡病毒还可能存在性传播。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并不明确,但可能为几天。疾病症状与登革热等其它虫媒病毒感染类似,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疼痛、浑身虚弱和头痛。这些症状往往较轻,持续2-7天。科学界一致认为寨卡病毒感染孕妇是导致新生儿小头症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一个明确病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和干预手段。
穿心莲内酯系自爵床科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抗炎抗病毒等功能。穿心莲内酯有口服制剂和肌肉注射剂等剂型,为提高临床疗效,一般提取穿心莲内酯后,制备各种水溶性衍生物的注射液,如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磺酸钠加成物和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等。其中亚硫酸氢钠加成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注射用穿琥宁)已收入国家药品标准。目前临床常用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又称穿琥宁,临床的大量研究,证明其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研究认为,穿心莲内酯化合物以对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渗出、水肿抑制作用为显著,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作为抗炎、抗菌、抗病毒感染药物在临床应用已久,这些药物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发热、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但是,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抑制寨卡活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抗寨卡病毒活性作用尚无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发现和提供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寨卡病毒抑制剂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发现和提供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因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寨卡病毒抑制剂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为如下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H或者
其中n选自0-3的整数;
R3为或者
本发明的用途中,优选地,所述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选自以下化合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穿心莲内酯或其衍生物为如下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H或者
其中n选自0-3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3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