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播量无级调节的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3108.2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在满;可欣荣;罗锡文;张明华;王宝龙;戴亿政;邢赫;黄逸春;陈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级 调节 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播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无级调节播种量的排种器。
背景技术
排种器是播种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将播种机种子箱内的种子疏导成均匀的种子流或者单粒种子,以控制播种量,实现均匀播种。排种器的种类繁多,目前,组合型孔式排种器是现有水稻直播机具的主要排种器。
由于水稻穴直播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播量是由排种轮上型孔固定的,无法改变,原有的组合式型孔播量主要是靠人工手动完成调节,操作过程是先让机器停止工作,工作人员下车并使用调节扳手完成两种型孔的相互转换。通过手动调节型孔的方法来调节播种量,其更换过程中拆装比较麻烦,效率很低,且一种型孔只能适应一种作物,不同作物需要设置多种型孔。
而根据不同地区、种植条件、气候等影响,播量决定着水稻的生长状况。单一或者多组型孔相互转换并不能满足水稻种植的要求,成套排种器的型孔调节依靠人工调节必然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许多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有通过智能化控制完成排种器型孔转换的手段,如两个中国专利申请号分别为CN201610027163.8和CN201610027152.X的发明申请通过多个齿轮组和步进电机完成型孔的转换,但是该装置的结构复杂,型孔转换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准确控制。
因此,研制一种播量无级调节的水稻排种器,能够针对水稻的工作环境需求的播量进行型孔大小一定范围内的调节,可提高排种器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换效率高的、可以无级调节播种量的排种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播量无级调节的排种器,主要包括排种器本体、以及安装在排种器本体内用于控制排种量的排种轮、清种机构和护种机构。所述排种轮与充种室(待播种种子存放处)交接,使部分排种轮嵌入充种室内,当排种轮转动时充种室中的种子会填满排种轮上的型孔,从而实现定量播种。所述清种机构位于排种轮上方,通过转动方式扫除排种轮型孔中的多余种子。所述护种机构位于排种轮的一侧,与排种轮贴合安装,对型孔中的种子进行密封输送,使其在排种轮转动过程中不会因为型孔不密封而意外掉落,影响播种效果。
具体的,所述排种轮包括传动轴、型孔外轮、型孔内轮、电机架、步进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型孔外轮的圆周上分别开有通孔,其内圆周上设有第一容纳部,所述型孔内轮的外圆周上设有与所述型孔外轮对应的第二容纳部,且其内圆周上设有内齿轮。所述型孔外轮安装在传动轴上,与传动轴键连接。所述型孔内轮可转动地嵌套在型孔外轮内,从而使第一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相互嵌套配合,形成容纳种子的开放式空间。所述电机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型孔外轮中心(传动轴)上,位于型孔内轮内,与传动轴键连接,并与型孔外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安装在步进电机上,并与型孔内轮的内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电机架上,通过驱动内齿轮从而改变型孔内轮相对型孔外轮的位置,来调整第一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之间的嵌套深度,实现无级调节排种轮容纳种子空间大小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纳部设为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容纳部设为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配合使用,形成类椭圆形(俯视)的种子容纳空间。进一步的,该容纳空间的大小和形状由通孔、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三者的形状共同决定,还可以设置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轮还包括用于限定型孔调节范围的限位按钮、开关支撑和挡臂。所述限位按钮通过开关支撑安装在型孔外轮内,所述挡臂安装在型孔内轮的内圆周上,与限位按钮相对。优选的,所述限位按钮设为两个,分别为左限位按钮和右限位按钮,所述挡臂分别设为两个,分别为左挡臂和右挡臂。所述左挡臂与左限位按钮对应安装,所述右挡臂与右限位按钮对应安装。步进电机驱动型孔内轮转动时,只能在左右挡臂限定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一旦达到调节的最大和最小范围,限位按钮被按下从而向步进电机发送停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3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炉(01-17)
- 下一篇:电子冷热箱(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