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工具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2941.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喻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7 | 分类号: | G06F3/0487;G06F9/451;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吴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工具 控制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工具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表征对应用工具进行控制操作的敲击信号;对敲击信号进行解析得到与控制操作相应的操作触发信号;根据操作触发信号对应用工具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由于通过对获取的敲击信号进行解析得到与控制操作相应的操作触发信号,而后根据该操作触发信号对应用工具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对指定的应用工具进行控制操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高效便捷地对目标应用工具进行控制操作,减少了繁琐的触控环节,提高了控制管理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工具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越来越发达,也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应用工具被开发利用,例如“微信”、“QQ”、“陌陌”等。为了区分工作和生活,很多用户通常针对同一应用工具也会注册不同的账号,例如某用户同时注册两个微信账号,其中一个用于工作,另一个用于生活,以此来保护自己的隐私。
由于应用工具繁多,或者同一应用工具具有不同的活动账号,使得用户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不同的移动终端来匹配不同的应用需求,这给用户的出行带来了携带的不便。而通过同一移动终端来管理不同的应用工具或者不同的应用工具账号时,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容易被大量的消息进行打扰,并且需要用户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应用工具进行管理,管理操作上比较繁琐,完全无法满足当前信息社会的需求,用户体验效果很差。
因此,如何对应用工具进行高效快捷地控制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工具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以实现对应用工具进行高效快捷地控制管理。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数据转化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表征对应用工具进行控制操作的敲击信号;对敲击信号进行解析得到与控制操作相应的操作触发信号;根据操作触发信号对应用工具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由于通过对获取的敲击信号进行解析得到与控制操作相应的操作触发信号,而后根据该操作触发信号对应用工具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对指定的应用工具进行控制操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高效便捷地对目标应用工具进行控制操作,减少了繁琐的触控环节,提高了控制管理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本发明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对敲击信号进行解析得到与控制操作相应的操作触发信号之后,在根据操作触发信号对应用工具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之前,还包括:判断操作触发信号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如果操作触发信号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则根据操作触发信号对应用工具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判断操作信号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如果操作触发信号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则根据操作触发信号对应用工具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从而提高了对应用工具控制管理的正确率。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本发明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获取用于表征对应用工具进行控制操作的敲击信号之前,还包括:采集与对所述应用工具进行所述控制操作相应的预设信号;所述判断所述操作触发信号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包括:将所述操作触发信号与所述预设信号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比较结果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第一至第二任意实施方式,本发明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敲击信号为声波信号;获取用于表征对应用工具进行控制操作的敲击信号,包括:通过声波传感器获取用于表征对应用工具进行控制操作的敲击信号;对敲击信号进行解析得到与控制操作相应的操作触发信号,包括:对敲击信号进行识别得到声波波形,声波波形用于表征对应用工具进行控制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2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