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药用级苯扎氯铵单体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2321.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1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洛斯特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68 | 分类号: | C07C209/68;C07C211/63;C07C209/8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51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药用 级苯扎氯铵 单体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药用级苯扎氯铵单体生产方法,该方法所用原料包括烷基二甲基叔胺、氯化苄、硫脲以及有机溶剂。具体生产步骤为:(A)将有机溶剂以及硫脲加入到搪玻璃反应釜后,将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氯化苄按一定的比例分别泵入高位槽,开启反应釜中的机械搅拌装置后,常温下将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和氯化苄滴入反应釜内;(B)将反应釜升温后,保温反应数小时后开启循环冷却水,将产物冷却至室温,至晶体完全析出;(C)取出析出的晶体,减压抽滤,抽虑过程中用有机溶剂清洗晶体,在晶体中加入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析晶完全后,干燥即纯度高达99%的苯扎氯铵单体。采用本发明,反应产率高达98%,且节省了原料精制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学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药用级苯扎氯铵单体生产方法产。
背景技术
苯扎氯铵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又称洁尔灭,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灭藻能力,能有效地控制水中菌藻繁殖和粘泥生长,并具有良好的粘泥剥离作用和一定的分散、渗透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去油、除臭能力和缓蚀作用,近年来,关于苯扎氯铵抗菌活性的研究报道日渐增多,苯扎氯铵在医药行业中的显示出了巨大应用潜力。
目前,苯扎氯铵的制备方法多以十二烷基二甲胺和氯化苄为原料,将氯化苄逐滴滴进十二烷基二甲胺溶液中,保温反应即得,但是所得到的苯扎氯铵大多为工业级的,难以应用于医药领域。工艺级的苯扎氯铵则需经过反复纯化除杂才能将其转化成为药用级的苯扎氯铵。目前药用级的苯扎氯铵在制备前须将烷基二甲胺和氯化苄进行精制,该生产方法过程复杂,精制时间长,对仪器设备要求高且产率较低,导致很多药用的苯扎氯铵产品生产公司无法制备苯扎氯铵,增加了苯扎氯铵医药产品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药用级苯扎氯铵单体生产方法。该方法能显著的提高苯扎氯铵的产率,同时能简化苯扎氯铵的生产流程,降低了设备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药用苯扎氯铵的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药用级苯扎氯铵单体生产方法产,其原料包括烷基二甲基叔胺、氯化苄以、硫脲以及有机溶剂,具体生产步骤如下:
(A)将有机溶剂以及硫脲加入到300L搪玻璃反应釜后,将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氯化苄按一定的比例分别泵入高位槽,开启反应釜中的机械搅拌装置后,常温下将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和氯化苄滴入反应釜内;
(B)启动TCU控制的蒸汽加热的加热装置,将反应釜升温后,保温反应数小时后开启循环冷却水,将产物冷却至室温,至晶体完全析出;
(C)取出析出的晶体,减压抽滤,抽虑过程中用有机溶剂清洗晶体,在晶体中加入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析晶完全后,晶体在-1.5Mpa,60℃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高纯药用级苯扎氯铵单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烷基二甲基叔胺可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以及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醇、丙酮、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丙二醇、丁二醇、丁烯二醇、戊二醇、苯二酚、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吡啶、苯酚、DMF、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烷基二甲基叔胺与氯化苄混合比例为1:1(mol/mo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烷基二甲基叔胺与硫脲的混合比例范围为0.5-2(mol/mo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有机溶剂加入量保证底物刚好完全溶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的加热反应装置为TCU控制的蒸汽加热的夹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混合液在保温反应中的温度为85-95oC,温反应时间为8-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洛斯特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洛斯特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2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