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光率调整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1207.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G02F1/1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隆翔鹰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西屯***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率 调整 元件 | ||
一种透光率调整元件,其包括导光板以及透光率调整膜。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且具有多个光散射微结构。透光率调整膜位于导光板的一侧,且光散射微结构位于透光率调整膜与导光板之间。本发明的透光率调整元件可达到遮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且特别涉及一种透光率调整元件。
背景技术
一般的玻璃具有高穿透率,因此隔热及遮阳的性能较差。为达到隔热或遮阳的效果,传统是在玻璃上贴隔热纸或加装窗帘或百叶窗等遮阳件。近年来,虽有技术针对玻璃结构进行改良,以解决贴隔热纸或加装遮阳件的不便。然而,现阶段技术的改良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光率调整元件,其至少可达到遮阳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透光率调整元件包括导光板以及透光率调整膜。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且具有多个光散射微结构。透光率调整膜位于导光板的一侧,且光散射微结构位于透光率调整膜与导光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散射微结构分别是网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散射微结构的粒径分别落在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率调整膜的光穿透率落在5%至90%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率调整膜形成在第二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率调整膜是半穿透半反射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率调整膜是光致变色膜,且透光率调整元件还包括硬涂层。硬涂层覆盖光致变色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率调整元件还包括透光基板,其中透光率调整膜形成在透光基板上以构成透光率调整单元。透光率调整单元与导光板之间存在空气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率调整膜是半穿透半反射膜或光致变色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率调整元件还包括第一透光基板、第二透光基板、第一透光导电层以及第二透光导电层。透光率调整膜位于第一透光基板与第二透光基板之间。第一透光导电层位于第一透光基板与透光率调整膜之间。第二透光导电层位于第二透光基板与透光率调整膜之间。透光率调整膜是电致变色膜。第一透光基板、第一透光导电层、透光率调整膜、第二透光导电层以及第二透光基板构成透光率可调元件。透光率可调元件与导光板之间存在空气间隙。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光散射微结构将进入导光板中的光束散射,可降低从导光板的第二表面射出的光束的比例。此外,利用透光率调整膜将光束吸收或反射的特性,可进一步降低通过透光率调整膜的光束的比例。因此,本发明的透光率调整元件至少可达到遮阳的效果。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别举出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至图4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透光率调整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透光率调整元件;
110:导光板;
112:光散射微结构;
120、220、420:透光率调整膜;
210:硬涂层;
310:透光基板;
AG:空气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焦镜头
- 下一篇:一种高低温测试环境的提供装置及调节方法、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