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停车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0255.4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元英;叶卓;陈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享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H04M1/725;H04W4/14;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停车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停车预警系统,属于汽车预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中贸促会与专业汽车调查部门曾发布的《2013-2017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中,有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总数已经超过2.4亿辆,汽车保有量达到1.2亿辆。国内机动车驾驶人数已达到2.6亿人,年均增长2647万人。然而这组高速增长的数据背后,却凸显了停车难问题的加剧。
按照国际惯例,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的比例在1∶1.2-1.4之间,而根据《2015-2020年中国停车场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530万,停车位仅290万,这种僧多粥少的矛盾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部分车主没办法按照规章进行停车,而被交警处罚,增大了社会矛盾。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3月26日27日上海交警总队共处罚10类交通违法行为近4万器,其中机动车乱停车达到2万1千起,占比超过50%.
现在我国汽车用户不规范停车的行为偏多,除了用户不规范停车的行为偏多,除了是因为找不到停车场等主观因素,更多的在于停车场收费的不合理以及不方便,或者是没有空余停车位等客观原因。在一些停车位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停车场里,常常还发生个别车主将自己的车堵在别人的车头前,或者堵在了停车场的出入口,但却因没留下联系电话无人能与其联系上。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用户不规范停车等行为,目前亟需发明一种可通过用户资源的整合,实现用户资源共享,覆盖更多的用户行为,以更好地服务用户的汽车停车预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通过用户资源的整合,实现用户资源共享,覆盖更多的用户行为,以更好地服务用户的汽车停车预警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用户不规范停车等行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停车预警系统,包括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和预警信息接收终端,所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和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可为手机或掌上电脑,所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和预警信息接收终端通过其内设置的app或短信进行通信连接,所述预警信息可为停车位状态信息或挪车请求信息。
所述预警信息可为停车位状态信息时,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用户可在自己停车完后,发布信息,让其他用户及时了解停车位信息,实现停车位共享,达到停车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化。
所述预警信息可为挪车请求信息时,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用户可自己用车时,发出挪车请求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用户,进而通知车主,避免自己的车被堵在里面、外面车还没有留电话号码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预警信息还可为交通路况信息或交警处罚信息。预警信息为交通路况信息时,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用户发布信息,可让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用户在用车过程中,避免行走交通堵塞的路。预警信息为交警处罚信息时,可通过交警在某处的处罚,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用户发布信息,通知附近的用车用户进行挪车,实现规范停车,引导用户从不规范停车到规范停车。
所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通过网络还连接有城市天网系统,城市天网系统可将其采集的实时路况、车辆违规情况以视频和/或图片形式发送至预警信息发布终端。
所述汽车停车预警系统还包括现场监控单元,用于拍摄现场的照片。
所述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将所述现场监控单元拍摄的照片传输给所述预警信息接收终端。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汽车停车预警系统包括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和预警信息接收终端,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用户和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用户进行预警信息的共享,整个预警系统通过用户资源的整合,实现用户资源共享,覆盖更多的用户行为,以更好地服务用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享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享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0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