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采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9856.3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2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安县桴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563414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采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采摘装置,包括收集箱,收集箱上连有抽吸机构,收集箱上连通有第一连管,第一连管上滑动套接有第二连管,第二连管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齿轮,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连有滚轮,调节箱内设有活塞块,调节箱连有充气气囊,调节箱与第一连管连通,活塞上连有活塞杆,活塞杆的楔面与滚轮相抵,第二连管上连有连接座,连接座内设有内腔和外腔,内腔与外腔均与第二连管连通,内腔内设有叶片,且内腔上设有通气孔,连接座上连有基座,基座上铰接有分离网,连接座上连有吸附收集管,吸附收集管与外腔连通,吸附收集管上连有刀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分离老叶与新芽,不伤害茶树,采摘的茶叶质量均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采茶分为手采、割采和机采。手采又分为掐采、提手采和双手采,①掐采:又称折采,凡细嫩的标准采摘包托顶、撩头都应用这一手法。②提手采:这是适中标准采摘的手法,大部红绿茶区均用之。③双手采:这是提高采茶工效的先进手采方法,比单手采效力提高50%-100%,一般每人每天少的可采20-25kg,多的可达35-40kg,但茶树必须具有理想的树冠,采摘面平整,发芽整齐。对于割采:边茶的采收因原料粗大,多用工具进行采割,各地所用工具有月形小铁刮刀、镰刀或采摘铗等,工具要求刀刃锋利,采割要迅速,避免将枝条割裂而影响下轮新梢萌发。对于机采:在机采前数日用手采掉一批达到标准的鲜叶,这样机采鲜叶质量基本可以满足加工中,低级条茶的要求,工效比手工提高10倍以上。
现有的一种采茶机,包括采茶机本体,采茶机包括两侧开口的圆柱形腔体,腔体设有切割装置,腔体一侧开口为进料口,另一侧开口味出料口,出料口通过下料管道与集茶袋相连接,集茶袋处设有腰带,腔体内设有风口面向出料口的鼓风机,腔体上设有手柄,手柄上设有与切割装置电连接的切割按钮以及与鼓风机相连接的鼓风按钮,腔体顶部设有卡槽。使用时,手握采茶机,启动切割装置,将切割装置的切刀放置于茶树上,从茶树的顶部的一侧进行移动到另一侧,这样的采茶方式,会伤及茶树的老叶,而茶叶以嫩芽出名,因此,不仅伤害茶树,而且采摘的茶叶质量差别大,影响茶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分离老叶与新芽,且不伤害茶树,采摘的茶叶质量相差不大的一种茶叶采摘装置。
本方案中的一种茶叶采摘装置,包括收集箱,收集箱上连通有抽吸机构,收集箱上设有支架,且收集箱上连通有第一连管,第一连管上滑动套接有第二连管,第二连管外壁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齿轮,齿轮啮合有滑动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支架上连有调节箱,调节箱内滑动设有活塞块,调节箱内位于活塞的一侧连通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上设有进气口,调节箱内位于活塞的另一侧与第一连管连通,活塞上连有活塞杆,活塞杆穿出于调节箱与第一连管连通的一侧,活塞杆上设有楔面,活塞杆通过楔面与滚轮相抵,第二连管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内设有内腔和外腔,内腔与外腔均与第二连管连通,内腔内设有叶片,且内腔上设有通气孔,连接座上滑动连接有基座,基座上铰接有分离网,连接座上连接有沿长度方向敞开设置的吸附收集管,吸附收集管与外腔连通,吸附收集管上连有倾斜设置的刀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安县桴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正安县桴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9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花粉采集器
- 下一篇:磁吸式钢壳排序送料筛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