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达与壳体的固定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9081.X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温爱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晓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H02K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地址: | 528012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壳体 固定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特别是马达与壳体之间的固定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以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为例,一般由壳体1、马达2、泵体3等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泵体3由上轴承、下轴承、气缸、活塞及曲轴等组成。马达2包括定子铁芯21和绕组线圈22等,马达2最大直径为定子铁芯21的外径。
目前马达2与壳体1的组装一般采用以下方式:
首先,在制作壳体1时,一般需要有两次扩管加工以保证其圆度,防止被马达刮花内壁;然后,由于马达定子铁芯21与常温下壳体1的过盈量需要大于0.1mm(两者过盈配合后稳固固定的最低要求),所以要先将壳体1加热,令其受热膨胀,受热状态下壳体1为间隙配合,此时将马达2套入壳体1内的相应位置,最后冷却壳体1至常温,壳体1收缩,与定子铁芯21实现过盈配合,即可抱紧马达的。
但是,该方式加工比较复杂,两次扩管加工的成本很高,加热壳体用电量大,能耗较高,造成成本高且不环保,而壳体1被加热时容易氧化发黑,产生氧化皮。另外,当马达安装角度力度稍有波动,马达就很容易铲刮壳体1内壁,从而产生异物掉落在壳体1内部,对日后的运行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与壳体的固定方法,其工艺简单,组装容易,成本大幅下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马达与壳体的固定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马达与壳体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达置于壳体内的相应位置,马达的定子铁芯外壁与壳体内壁为间隙配合;(2)在壳体对应马达定子铁芯的位置压设有马达定子铁芯过盈配合的内凹带槽,内凹带槽的理论最小压入值为马达未装入时对该位置壳体施压至其内径恰好等于马达定子铁芯外径时的槽深,内凹带槽的实际压入值大于理论最小压入值0.05-3mm。
所述的内凹带槽为在壳体壁对应马达定子铁芯位置向内旋压而成的。
在所述壳体壁对应马达定子铁芯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的位置压设有向内凸起可限制马达上下移动的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压设上定位部、下定位部在压设内凹带槽之前或之后。
所述的定子铁芯为等径圆柱形时,所述的内凹带槽为一条,其宽度至少覆盖马达定子铁芯高度的2/3,或者,内凹带槽为两条以上,每条宽度大于等于5mm;或者,所述的定子铁芯由两个以上不同直径的圆柱部分叠合而成时,所述的内凹带槽为一条,其宽度至少覆盖马达定子铁芯最大直径的圆柱部分的高度的2/3,或者,内凹带槽为两条以上,每条宽度大于等于5mm。
一种马达与壳体的固定结构,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定子铁芯外壁与壳体内壁为间隙配合,在壳体对应马达定子铁芯的位置上压设有马达定子铁芯过盈配合的内凹带槽,内凹带槽的理论最小压入值为马达未装入时对该位置壳体施压至其内径恰好等于马达定子铁芯外径时的槽深,内凹带槽的实际压入值大于理论最小压入值0.05-3mm。
所述的定子铁芯为等径圆柱形,所述的内凹带槽为一条,其宽度至少覆盖马达定子铁芯高度的2/3,或者,内凹带槽为两条以上,每条宽度大于等于5mm;或者,所述的定子铁芯由两个以上不同直径的圆柱部分叠合而成,所述的内凹带槽为一条,其宽度至少覆盖马达定子铁芯最大直径的圆柱部分的高度的2/3,或者,内凹带槽为两条以上,每条宽度大于等于5mm。
在所述壳体壁对应马达定子铁芯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的位置具有向内凸起可限制马达上下移动的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
所述的上定位部、下定位部分别为按圆周分布的两个以上的点,或者按圆周分布的弧段,或者整个圆周构成。
所述的上定位部、下定位部是由壳体外壁向内压刻槽形成的向内凸起,凸起高度为0.3~3mm。
包含上述固定结构的压缩机,所述的壳体为压缩机壳体。
本发明结构简单,由于马达定子铁芯外壁与壳体内壁为间隙配合,因此对壳体的圆度要求不高,在制作壳体时无需先行扩管加工,在组装过程中也无需加热使其膨胀,能够轻松将马达压入至壳体内相应位置且不会刮伤壳体内壁,而通过压制带槽使得马达得以有效固定,生产工艺大大简化,以压缩机为例每台成本大约能够下降2元左右,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设置上、下定位部后的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设置带槽后的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5是图4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晓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晓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90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活塞以及压缩机
- 下一篇:酒坛的酒液抽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