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承载力恢复评价及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7023.3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飒;李婷婷;尹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承载力 恢复 评价 计算方法 | ||
1.一种桩基承载力恢复评价及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土质条件将桩分为粘性土中的桩和非粘性土中的桩;
步骤二,按桩的安装方式及桩型,将粘性土中的桩和非粘性土中的桩分别细分为打入开口桩、打入闭口桩和静压桩,其中,打入闭口桩还包括形成闭合土塞的开口桩;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的分类,收集各类桩的桩基承载力恢复数据,包括打桩结束后的桩基承载力、打桩结束后的某时间及其对应的桩基承载力;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收集的各类桩桩基承载力恢复数据分别计算出对应的桩基承载力恢复速率,并绘制于桩基承载力恢复速率与时间的坐标系中;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数据即桩基承载力恢复速率与时间,绘制于双对数坐标系中,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成直线,确定拟合直线的截距和斜率,推导出桩基承载力恢复计算公式,据此确定出打桩结束后不同时间对应的桩基承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承载力恢复评价及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粘性土中桩的定义为桩周土中的粘性土层总体厚度大于或等于桩埋深范围50%的桩,反之定义为非粘性土中的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承载力恢复评价及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桩基承载力恢复计算公式为:
log(Qt/Q0/t)=A+Blogt
其中,Q0为打桩结束后的桩基承载力,t为打桩结束后的某时间,Qt为打桩结束后的某时间对应的桩基承载力,A、B分别为双对数坐标系中拟合直线的截距和斜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0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