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频段工作的散射通信高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6125.3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1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永;王琦;李春红;贾建蕊;段啸寒;刘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2 | 分类号: | H04B1/02;H04B1/04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段 工作 散射 通信 高频 设备 | ||
本发明为一种全频段工作的散射通信高频设备,包括变频器、功放、限幅低噪放、第一环形器、第二环形器、耦合器和负载、发通道变频滤波器、收通道变频滤波器、发通道双工滤波器、收通道双工滤波器和监控单元。中频输入信号首先经过变频器上变频到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发通道变频滤波器选频后送入功放,功放对选频后的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功放输出的大功率信号经发通道双工滤波器将大功率信号馈入天线,由天线发射出去;从天线接收到的射频小信号首先经过收通道双工滤波器进行选频,然后进入限幅低噪放进行低噪声限幅放大,再经过收通道变频滤波器进行滤波后,进入变频器的下变频,变频为中频信号,并放大到合适的电平后送至低频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一种工作于C波段的散射通信高频设备,可在4400MHz~5000MHz范围内连续调谐,发射100W连续波功率,支持35MHz信号带宽,特别适用于要求复杂组网、大容量、远距离信号传输的散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散射通信高频设备在C波段上应用已经很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高频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自由组网、体积小、发射功率大、噪声系数低等。高频设备内部如果采用固定分段的波导双工器,可以完成大功率传输信号,噪声系数也可以较小,但是完不成组网的功能,只能点对点传输信号。用同轴双工器、同轴开关采用同轴电缆连接可以实现体积小,但是承受发射功率较小,并且功率从功放输出口到设备出口要减小3dB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优化的发射、接收通道性能指标的自由组网的全频段工作的大功率C波段散射通信高频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频工作的散射通信高频设备,包括变频器1、发通道变频滤波器2、功放3、发通道双工滤波器4、第一环形器5、收通道变频滤波器6、限幅低噪放7、收通道双工滤波器8、第二环形器9、和监控单元10、耦合器11和负载12;
校频过程:
监控单元10分别向变频器1、功放3和限幅低噪放7发送关闭电源控制指令,变频器1、功放3和限幅低噪放7收到关闭电源控制指令后分别关闭内部电源开关;监控单元10分别向发通道变频滤波器2和发通道双工滤波器4发送发射的预置频率指令,向收通道变频滤波器6和收通道双工滤波器8发送接收的预置频率指令;发通道变频滤波器2、发通道双工滤波器4、收通道变频滤波器6和收通道双工滤波器8分别按照接收到的预置频率指令自动进行频率调谐;
校频结束后,监控单元10分别向变频器1、功放3和限幅低噪放7发送打开电源控制指令,变频器1、功放3和限幅低噪放7收到打开电源控制指令后分别打开内部电源开关;监控单元10分别向发通道变频滤波器2、收通道变频滤波器6、发通道双工滤波器4、收通道双工滤波器8、变频器1和功放3发送查询指令,发通道变频滤波器2、收通道变频滤波器6、发通道双工滤波器4、收通道双工滤波器8、变频器1和功放3收到查询指令后分别向监控单元10回复当前的状态;
发射信号的流程:
变频器1接收中频输入信号,将中频输入信号上变频到射频信号后输出至发通道变频滤波器2;发通道变频滤波器2将射频信号选频后输出至功放3;功放3对选频后的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将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输出至发通道双工滤波器4;发通道双工滤波器4将放大后的射频信号经第一环形器5馈入天线,由天线发射出去;耦合器11依次经第一环形器5和第二环形器9对天线的反射功率进行取样;负载12对反射功率进行吸收;
接收信号的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前端系统、基站
- 下一篇:矿井救援漂浮定位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