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震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2703.6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2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都;张建清;陆二男;秦东灵;况碧波;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47 | 分类号: | G01V1/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吕良;张群峰 |
地址: | 43001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震源 | ||
一种机械式震源包括激发部和动力部两部分。其中,所述激发部用于完成激发工作,所述动力部向激发部提供动力,利用杠杆、齿轮组合原理,将人力转化为激发部进行可重复激发的动力。本发明可以不依赖电源进行使用,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浅层地震勘探、附加质量法检测的机械式震源。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工程前期勘探、施工期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中,浅层地震勘探、附加质量法等探测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各种工程当中。这些技术是通过震源,激发、产生各类波,地球物理仪器接收波信号后,经过分析地下介质对这些波的响应,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而现在的震源的激发方式,普遍使用人工锤击、或用大型电动设备进行激发。人工锤击不仅耗费人力且激发出的波往往能量较弱,影响探测效果;使用大型电动设备升起重锤进行激发,能量较强,但往往大材小用,或者受现场条件影响,因找不到电源而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激发方式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式震源。
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是:所述机械式震源,包括激发部和动力部;其中,所述激发部,用于完成激发工作;所述动力部,用于产生进行激发工作的动力。该机械式震源利用杠杆、齿轮组合传动原理,通过人力操作机械式震源,控制重锤的起落,实现能量较强的激发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依赖场地是否有电源,将以往必须使用大型电动设备升起重锤的激发方式,转变为人工升起重锤的激发方式,达到良好的、能量强的激发效果。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作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机械式震源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机械式震源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3:一种机械式震源激发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一种机械式震源动力部结构示意图
图5:动力部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6:动力部主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三联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激发部,2.动力部,3.转轴,4.基座,5.长杆,6.挂杆,7.重锤,8.齿轮组,9.主架,10.输出齿轮,11.三联压板,12.小齿轮,13.双联齿轮,14.齿轮轴,15.小齿轮,16.大齿轮,17.转盘,18.插孔,19.后固定杆,20.螺帽,21.后支腿,22.撑杆,23.前支腿,24.板架,25.前固定杆,26.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机械式震源包括激发部(1)和动力部(2)两部分;其中,所述激发部(1)用于完成激发工作,所述动力部(2)可以将人力转化为进行激发工作的动力。
如图3所示,所述激发部(1)包括转轴(3)、基座(4)、长杆(5)、挂杆(6)和重锤(7);激发部(1)的组合方式如下:长杆(5)通过转轴(3)安放在基座(4)上,长杆(5)通过挂杆(6)和重锤(7)连接。通过下压所述长杆(5)远离重锤(7)的一侧,在所述转轴(3)和基座(4)的支持下,在所述挂杆(6)的连接下,可以升起所述重锤(7)。
如图4所示,所述动力部(2)包括齿轮组(8)和主架(9);其中,所述齿轮组(8)用于减速,所述主架(9)用于动力部(2)的整体支撑和输入人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未经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的超声波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带除麻丝功能的压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