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纳米微气泡的废气处理方法及其废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1100.4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9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吕鸿图;骆正文;施德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50;B01D53/56;B01D53/72;B01D53/64;B01D4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奕晴;金光军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气泡 废气 水体 旋流 废气处理系统 废气处理 容置空间 应用纳米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超临界水氧化 氮氧化合物 空化效应 纳米离子 氧化处理 一氧化氮 电解水 碱性水 重金属 二氧化硫 排出 去除 分解 | ||
1.一种应用纳米微气泡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输入废气至容置空间;
使用预定水体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产生包含纳米微气泡的所述预定水体,以使包含纳米微气泡的所述预定水体与所述废气进行分解与氧化处理,其中所述预定水体为纳米离子水、碱性水或电解水中的一种;
驱使混合包含纳米微气泡的所述预定水体的所述废气至旋流单元,以使混合包含纳米微气泡的所述预定水体后的所述废气在所述旋流单元中旋流;以及
排出处理后的废气。
2.所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纳米微气泡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由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输入所述废气;以及
在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产生包含纳米微气泡的所述预定水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纳米微气泡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喷洒雾状的所述预定水体,以与所述废气作用;以及
使与所述废气作用后的所述预定水体排放至循环水系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纳米微气泡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下列步骤:
在容置空间的底部产生负离子。
5.一种应用纳米微气泡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
入风口,配置为供应废气至容置空间;
纳米微气泡产生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纳米微气泡产生装置配置以供应预定水体,并使所述预定水体中产生纳米微气泡,包含纳米微气泡的所述预定水体与所述废气进行分解及氧化处理;以及
气流旋动装置,包含驱动单元及旋流单元,所述旋流单元连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驱动单元介于所述旋流单元与所述容置空间之间,以接收混合包含纳米微气泡的所述预定水体后的所述废气;
其中,所述预定水体为纳米离子水、碱性水或电解水中的一种;
其中,包含纳米微气泡的所述预定水体与所述废气进行空化效应和超临界水氧化,从而去除所述废气的有害物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纳米微气泡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纳米微气泡产生装置包括纳米微气泡产生器,所述纳米微气泡产生器设置为邻近所述容置空间顶部,以在所述预定水体中产生纳米微气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纳米微气泡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纳米微气泡产生器连接循环水系统,以获得所述预定水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纳米微气泡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纳米微气泡产生装置还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为邻近所述容置空间底部,以使所述预定水体呈水雾状喷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纳米微气泡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连接循环水系统。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纳米微气泡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为邻近所述容置空间底部,以产生负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11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