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型雷达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0366.7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6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丁飞;董青;张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00 | 分类号: | H01Q1/00;H01Q1/50;H01Q1/42;H01Q1/12;H01Q13/02;H01Q1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雷达 天线 | ||
1.一种轻型雷达天线,本天线至少包括箱体(10)以及安装于箱体(10)内的馈电网络(40),所述箱体(10)包括顶板(11)、底板(12)以及分别连接上述板体同侧长边的天线罩(13)及防风罩(14);所述顶板(11)、底板(12)、天线罩(13)及防风罩(14)共同围合形成长条筒状结构,在该长条筒状结构的两筒口处布置用于封闭该筒口的侧板(15);其特征在于:本天线还包括位于箱体(10)筒腔内且彼此并列平行布置的上骨架组件(20)及下骨架组件(30),上骨架组件(20)及下骨架组件(30)外形均呈横截面为顶窄底宽的梯形的筒状构造,且两骨架组件的筒长方向平行箱体(10)长度方向,上骨架组件(20)与下骨架组件(30)彼此顶面相向且两顶面之间间隙构成用于安置馈电网络(40)的安置区域;上骨架组件(20)和下骨架组件(30)均由上U型板(a)和下U型板(b)彼此铆接构成,上U型板(a)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而下U型板(b)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上U型板(a)的槽底面贴合并铆接于与之配合的底板(12)或顶板(11)板面处,下U型板(b)的内侧槽壁分别面贴合上U型板(a)的相应外侧槽壁且向上U型板(a)的槽底方向延伸,下U型板(b)的槽口处布置外翻边(c)从而铆接于相应底板(12)或顶板(11)板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本天线还包括板长方向平行箱体(10)长度方向的上翼板(50)及下翼板(60),上翼板(50)及下翼板(60)彼此配合形成“八”字板状结构,且该“八”字板状结构的窄口端配合于馈电网络(40)的信号发射端处而宽口端指向天线罩(13)所在处;上翼板(50)的靠近天线罩(13)的一端向上翘曲并连接上骨架组件(20)处的下U型板(b)的相应侧外翻边(c),而下翼板(60)的靠近天线罩(13)的一端向下翘曲并连接下骨架组件(30)处的下U型板(b)的相应侧外翻边(c);所述下骨架组件(30)处的下U型板(b)的槽底外形呈沿馈电网络(40)的信号发射方向而高度渐低的台阶状结构,下翼板(60)处相应布置对应上述台阶状结构的台阶口(61);上述下U型板(b)的槽底的各个台阶面分别构成用于托撑馈电网络(40)的下安装面及下翼板(60)处各台阶口(61)的托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箱体(10)长度方向而作馈电网络(40)的横截面,所述馈电网络(40)的对称线与下翼板(60)板面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大于馈电网络(40)的对称线与上翼板(50)板面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U型板(a)、下U型板(b)及馈电网络(40)均由沿箱体(10)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两块以上的子组件彼此拼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2)外侧板面处还依次布置有加强板(70)及安装板(80);所述底板(12)、加强板(70)及安装板(80)彼此板面贴合且在三者板体中部处同轴贯穿有供线路通行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罩(13)及防风罩(14)外形均呈弧面板状,在天线罩(13)及防风罩(14)的外侧面处均涂覆有一层疏水性润滑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03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导分支电桥的相位色散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内备用手机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