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0228.9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光;汪风波;戴若彬;唐丽娟;魏亮;罗颖;马璞月;倪圣笙;陈思雨;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废水 深度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填埋过程中的直接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垃圾中的水份、覆盖材料中的水份以及垃圾中有机物降解所产生的水份。垃圾渗滤液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污染严重、难于处理、性质复杂的高浓度污染废水。
目前,国内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是预处理+生化处理、纯膜法处理。预处理+生化处理,此法对垃圾渗滤液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是处理效率较低,无法达到垃圾渗滤液达排放标准;纯膜法处理,一般采用碟片式反渗透膜对渗滤液进行过滤,完全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但是污染物并没有被去除,会产生浓度更高的浓缩液,易造成二次污染。
垃圾填埋场被认为是一座无比巨大的厌氧反应器,一层层垃圾填埋,伴随着自然降水的渗透,在填埋垃圾内部形成了温湿的厌氧环境,沼气因此而产生。垃圾填埋场产生沼气并发生垃圾爆炸事件一度时有耳闻,甚至危及生命。另外,无序的填埋场气体排放对周围环境也产生巨大的污染,特别是填埋气中的硫化氢、含汞物质、杂环物质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鉴于此,可对沼气收集提纯实现资源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深度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垃圾渗滤液废水中有机物、氨氮的深度处理,废水达标排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回收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部分、生化处理部分和深度处理部分,
所述预处理部分包括水解酸化池、袋式过滤器和曝气罐,所述水解酸化池出水管与袋式过滤器进水管相连,所述袋式过滤器出水管与曝气罐进水管相连;
所述生化处理部分包括生物除臭装置、碳源补充管、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含硫废气净化装置、除湿器、双膜气柜、热电联产装置、沉淀池、SBR反应池、喷淋装置和鼓风机,所述曝气罐出水管与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进水管相连,所述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排气管、垃圾填埋场集气管与含硫废气净化装置进气管相连,所述含硫废气净化装置排气管与除湿器进气管相连,所述除湿器出气管与双膜气柜进气管相连,所述双膜气柜出气管与热电联产装置进气管相连,所述生物除臭装置与水解酸化池排气管、曝气罐排气管相连,所述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排水管与沉淀池进水管相连,所述沉淀池排水管与SBR反应池进水管相连,所述水解酸化池通过碳源补充管与SBR反应池相连,所述喷淋装置抽水管与SBR反应池相连,所述鼓风机连接曝气罐和SBR反应池;
所述深度处理部分包括中间池、石英砂过滤器、芯式过滤器、多级反渗透膜系统、多效蒸发系统、污泥浓缩池和板框压滤机,所述SBR反应池出水管与中间池进水管相连,所述中间池排水管与石英砂过滤器进水管相连,所述石英砂过滤器出水管与芯式过滤器进水管相连,所述芯式过滤器出水管与多级反渗透膜系统进水管相连,所述多级反渗透膜系统浓缩液出水管与多效蒸发系统进水管相连,所述多效蒸发系统出水管与多级反渗透膜系统排水管相连,所述污泥浓缩池进泥管与沉淀池、SBR反应池和中间池的排泥管相连,所述污泥浓缩池排泥管与板框压滤机相连。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解酸化池出水经袋式过滤器过滤后泵入曝气罐,所述袋式过滤器的过滤流量为10~100m3/h、过滤机压力为0.1-0.3Mpa。
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曝气罐配有微孔曝气管、曝气量为3~5m3/(m3·min)。
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曝气罐外围设有用于储存溢出泡沫的外槽,曝气罐内安装有用于检测外槽内泡沫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曝气罐内方安装有消泡剂喷头、消泡剂喷洒流速为10~20g/min,所述外槽的废水出口与多级反渗透膜系统进水管相连。
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解酸化池通过碳源补充管道向SBR反应池中添加未经厌氧硝化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原水,所述垃圾渗滤液原水的补充量为SBR反应池处理量的10%~40%。
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外设0.1~0.3m厚度石棉保温层,高径比为2.5~5.0,水力停留时间为8~24h。
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SBR反应池的污水水力停留时间为3~8天,每个运行周期为6~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0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