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9573.0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6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姚秉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秉洋 |
主分类号: | G06F3/0346 | 分类号: | G06F3/0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控 装置 | ||
一种操控装置,其包括可单手握持的本体、连接线、连接头与定型软管。本体包括控制组件、按键与控制杆。控制组件位于本体中并用以接收按键与控制杆所产生的控制信号,按键位于本体的第一侧,控制杆位于本体的第二侧。其中,第一侧的一边连接第二侧的一边。连接线连接控制组件,连接线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本体的第三侧。其中,第三侧的一边连接第二侧远离第一侧的另一边,或第三侧的一边连接第一侧远离第二侧的另一边。连接头连接连接线的第二端。定型软管套设于连接线外,且定型软管由连接线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控制器,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让使用者单手握持且可用于操控电算装置的操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虚拟现实装置或电视游乐器等电算装置(ComputingDevice),皆需要使用者使用对应的操控装置来进行操作。以计算机来说(如桌面计算机),使用者在操作上需要配合键盘和鼠标,方可达到最佳的操作效果。以笔记本电脑来说,虽然一般皆附有触摸板可供使用者操作,但触摸板在操作上的便利性仍不如鼠标,所以用户经常会替笔记本电脑外接鼠标以利操作。而以电视游乐器来说,使用者也需要使用对应于电视游乐器的控制器来进行操作。除此之外,时下的电视游乐器也对应于键盘和鼠标,以便于操作特定的游戏。
发明内容
无论是以鼠标操作计算机或游乐器,在鼠标的使用上有诸多限制,例如鼠标需要一定的移动范围才能操作,相应的也需要保持至少一部分的桌面空间净空,才能让净空处作为鼠标的移动空间。在操作时,使用者也必须端坐在桌前才得以操作鼠标。若是以控制器操作电视游乐器,用户需要长时间手持控制器,当控制器拿久了,使用者会感到手酸不适。此外,若以键盘搭配控制器来操作电视游乐器,当需要操作键盘时,用户需要先把控制器放在一旁,待键盘使用完毕,再拿起控制器,如此操作方式也不便利。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操控装置,以期能解决现有鼠标需要占用桌面空间的问题,并能解决使用者在使用现有控制器时,需长时间手持着控制器而感到手酸不适的问题,还能改良在控制器搭配键盘使用时,需要经常把控制器放下再拿起的繁复操作方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操控装置包括可单手握持的本体、连接线、连接头与定型软管。可单手握持的本体包括控制组件、按键与控制杆。控制组件位于本体中并用以接收按键与控制杆所产生的控制信号,按键位于本体的第一侧,控制杆位于本体的第二侧。其中,第一侧的一边连接第二侧的一边。连接线连接控制组件,连接线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本体的第三侧。其中,第三侧的一边连接第二侧远离第一侧的另一边,或第三侧的一边连接第一侧远离第二侧的另一边。连接头连接连接线的第二端。定型软管套设于连接线外,且定型软管由连接线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按键有两个。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体包括沟槽,沟槽凹设于本体的第三侧,连接线的第一端通过沟槽而连接控制组件,沟槽的宽度大体上等于定型软管的直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沟槽为十字形,连接线的第一端通过沟槽的十字形中心而连接控制组件。并且,定型软管的一部分可选择地卡合于沟槽中。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包括重力传感器。并且,控制组件还可包括陀螺仪。
在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操控装置可用以连接键盘,连接头用以连接键盘的连接口。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操控装置可用以连接键盘组,键盘组包括左键盘与右键盘,左键盘通讯连接右键盘,连接头用以连接左键盘或右键盘的连接口。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定型软管为金属材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操控装置,可藉由定型软管而得以配合使用者操作时的手部姿势,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并且本体可悬在空中,因此不必占用桌面空间。使用者也不需要先把本体放下再使用键盘,只需放开握持本体的手即可转而操作键盘,因此在使用上也更加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秉洋,未经姚秉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