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顶屋面防漏隔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3618.3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颜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笑宇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淮安市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水槽 流水槽 隔热 防漏 平顶屋面 槽盖 翻新 钢筋混凝土结构 防水隔热材料 隔热效果 空气夹层 通风效果 防漏水 下水管 有效地 漏水 屋面 积存 排布 平顶 上盖 屋檐 前排 雨水 抛弃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顶屋面防漏隔热方法,以改善防漏、隔热效果,降低其造价,抛弃翻新。仅在平顶屋面上排布有总流水槽和分流水槽,并在相邻分流水槽上盖有槽盖,从而形成纵横的沟槽,雨水从分流水槽注入总流水槽,然后从设置在总流水槽上的下水管或直接从屋檐前排走,有效地防止水的积存漏水;由于依上述方法,总流水槽、分流水槽、槽盖、屋面之间形成了空气夹层,隔热通风效果良好。这样,便把防漏水与隔热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施工也方便简单,不需用价昂的防水隔热材料,仅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低,寿命长,不需翻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顶屋面防漏隔热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平顶屋面的隔热防漏方法均是采用在屋面上铺设油毛毡,沥青或其他防水隔
热材料,有的还在其上面再铺一层隔热板。采用这些方法,造价贵,使用时间短,需翻新,且防漏隔热效果并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平顶屋面防漏隔热方法,以改善防漏、隔热效果,降低其造价,抛弃翻新。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其目的的:它是在平顶屋面上按某一方向设置若干总流水槽,在相邻总流水槽之间上跨置若干分流水槽,在相邻分流水槽上盖上槽盖,相互扣置。
本发明还可以这样来实现其目的:分流水槽两端悬置于总流水槽上,并在悬置部分的底板横向上设置有截拦回流水的沟槽。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方法,仅在平顶屋面上排布有总流水槽和分流水槽,并在相邻分流水槽上盖有槽盖,从而形成纵横的沟槽,雨水从分流水槽注入总流水槽,然后从设置在总流水槽上的下水管或直接从屋檐前排走,有效地防止水的积存漏水;由于依上述方法,总流水槽、分流水槽、槽盖、屋面之间形成了空气夹层,隔热通风效果良好。这样,便把防漏水与隔热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施工也方便简单,不需用价昂的防水隔热材料,仅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低,寿命长,不需翻新。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进一步说明。
按本方法,是在平顶屋面上,依其屋面的具体形状结构,选某一方向,一般沿墙体走向,设置若干总流水槽,在相邻总流水槽的槽棱缘之间上跨置有若干分流水槽,总流水槽、分流水槽一般是大体平行排布,以利于施工更简单和节约材料。分流水槽两端悬置于总流水槽上,并让其槽口位于各总流水槽的槽中,分流水槽的悬置部分的槽底板横向上设计有沟槽以拦截回流水的回流。在相邻分流水槽上盖有槽盖,相互扣置。槽盖的结构与分流水槽相同,这样,便在屋顶平面上形成纵横排布的沟槽结构,雨水经各分流水槽汇入总流水槽中,再经总流水槽上的下水管排走,或者直接从屋檐前排走。总流水槽、分流水槽、槽盖可以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直接在屋面上制作,也可先作成予制件,然后按排布结构搁置于屋面上均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那种方法,均应保持各槽、盖的密实性,即不应漏水。为了使排水更畅,也可以将总流水槽和分流水槽向某一方向稍有坡度。至于作成的防漏隔热屋顶可以是具有裸露沟槽的,也可以是完全平顶的。这可把槽盖作大一点即可实现,也可以调整分流水槽之间的间距来实现。由于采用上述的这种方法,在总流水槽、分流水槽、槽盖,屋面之间便自然形成空气夹层和通道,隔热效果大大改善,从而把防漏隔热有机结合为一体。最后应说明:所谓“若干”是根据屋面大小确定总流水槽和分流水槽的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笑宇,未经颜笑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3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