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环己酮生产过程中有机副产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1595.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文;陈正朝;崔守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7/00 | 分类号: | C10G57/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环己酮 生产过程 有机 副产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环己酮生产过程中有机副产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包括环己酮生产过程中有机副产物在内的原料通过蒸汽雾化后,进入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反应器内,与从再生器进入所述反应器内的裂化催化剂接触,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催化裂化反应所得混合物料进入沉降器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固体和油气;所述固体返回再生器再生裂化催化剂,所述油气先进入油气分馏塔分离出重质油和柴油,再进入气体分离系统分离出各种低碳烷烃产品;该方法具有资源利用率高,处理工艺可操作性强,可对多类别的有机副产物统一处理等特点,且可实现有机副产物总量消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己酮生产过程中有机副产物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催化裂化实现环己酮生产过程中有机副产物裂解,分离回收重质油和柴油及轻质油等产品的方法,属于石油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环己酮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是制造尼龙、己内酰胺和己二酸的主要中间体;也是重要的工业溶剂,如用于油漆,特别是用于那些含有硝化纤维、氯乙烯聚合物及其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油漆等;也可用作指甲油等化妆品的高沸点溶剂等。
目前生产环己酮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其中苯酚法是以镍作催化剂,由苯酚加氢得环己醇,然后以锌作催化剂,脱氢得环己酮;环己烷氧化法是以环己烷为原料,无催化下,用富氧空气氧化为环己基过氧化氢,再在铬酸叔丁酯催化剂存在下分解为环己醇和环己酮、醇、酮混合物,经一系列蒸馏精制即得合格产品;苯加氢氧化法是苯与氢气在镍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氢反应生成环己烷,环己烷与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混合物,经分离得环己酮产品,环己醇在有锌钙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脱氢反应生成环己酮。
在三种制环己酮的工艺中,环己醇均为中间产物,而从苯、甲苯、环己烷氧化生产环己醇和环己酮的过程中,生成的环己基过氧化氢(CHHP)在含有少量钴盐的碱性水溶液中低温定向分解为环己酮和环己醇,整个反应过程中会副产醇、酸、酯、醛酮缩合物等多种副产物(己二酸、戊醇、1,2-环己二醇、双环己醚、环己烯、2-环己基环己酮、二聚酮、三聚酮等缩合物)。从组分分析来看,该副产物混合中碳含量约76.05%(w),氢含量约10.35%(w),氧含量约13.6%(w),金属钠含量约2000mg/kg。通常,将副产物中沸点比环己酮低的副产混合物称之为轻质油,沸点比环己酮高的副产混合物称之为重质油(因分离精度原因,其中还还有部分环己酮、环己醇)。目前,我国环己酮总产能已达455万吨/年,其中副产轻质油收率约3%,副产重重质油收率约5%,副产物总量在36万吨左右。同时,也因副产物的组成复杂且单一组分含量较低,通过化工分离出单组分利用起来较为困难,带来的副产物处理中的环境承载压力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压力越来越大。
通常,环己酮生产过程中有机副产物作为燃料油用于锅炉或焚烧炉等,对设备要求高,不仅利用率低,而且资源浪费,造成环境污染;部分进行进一步化学处理及物理分离后用于选矿剂、缓冲剂、制革用油、干性油等,虽然处理成本较前低,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问题。
CN104177218A公开了一种从环己酮副产物X油中回收主要组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对X油进行预处理、加氢、水解和常-减压精馏等一系列处理手段,提高了环己酮低聚物的分解,使得二聚酮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同时提高了X油主要组分回收的总收率,达到60%以上,提高了X油的利用价值。该发明公布的优点是:1)通过加氢处理,可以将X油中二聚酮所含的不饱和环己基的衍生物转化为饱和的环己基的衍生物,有利于二聚酮水解得更彻底,收率更高;2)通过水解处理X油,1,2-环己二醇、双环己醚和二聚酮等均能较好分解,获得环己烯、环己酮和环己醇等附加值更高的化学品,提高了经济效益;3)处理后所留残渣可继续作为燃料油使用,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1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迟焦化方法、设备以及产物
- 下一篇:由芳烃抽余油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