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物柜的双重加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1208.5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4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用华;张杰;王昌盛;庄未;钟艳如;黄美发;匡兵;孙永厚;钟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物柜 双重 加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物柜的双重加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超市、书店、车站、图书馆、体育馆、海滩边等大型公共场合的入口处经常配备有临时储物柜,用于供顾客临时存放随身携带的物品,给人们的购物或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常见的自助储物柜是通过储物柜自动打印出一张具有条形码的密码纸片,顾客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密码纸片,当购物结束后需要取回物品时,顾客将自己的密码纸片放置在扫描仪上扫描以对自己的储物柜解锁。
专利号为201420060779.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密码加解锁的超市自助储物柜”,该自助储物柜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手机号和确认后,通过无线发送设备将加锁确认码和解锁码发送给用户的手机上,用户通过输入加锁确认码和确认后对储物柜自动硬件加锁,并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码和确认后对储物柜自动硬件解锁。
申请号为201510141198.X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验证的储物柜自动控制系统”,该自助储物柜通过二维码生成模块生成用于控制该柜锁进行锁闭和开锁的二维码及将二维码输出由显示模块显示,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二维码图像。用户将获取的二维码图片置于扫描模块处,扫描模块进行扫码,自助储物柜的控制器在二维码验证成功后控制柜锁打开。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超市自助储物柜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如果手机出现遗失盗窃等突发情况时,拾取者或盗窃者可利用手机中信息解锁储物柜,进而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第二,恶意软件通过网络获取手机信息解锁储物柜,造成财产损失;第三,用户需要到服务台进行登记,然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人工解锁,也产生了不必要的人力、时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自助储物柜所存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储物柜的双重加密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储物柜的双重加密方法,包括寄存物品的过程和提取物品的过程:
所述寄存物品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用户将寄存物品放入寄存柜中并合上柜门后,在触控显示屏上选择寄存物品;
步骤1.2.触控显示屏提示用户输入手机号,用户通过键盘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系统控制器暂时保存用户手机号和随机生成锁柜码和解锁码,并通过验证码发送装置向用户手机发送锁柜码和解锁码;
步骤1.3.用户在收到锁柜码和解锁码之后,通过键盘输入锁柜码;系统控制器校验锁柜码;若锁柜码校验错误,则返回步骤1.2;若锁柜码校验正确,则继续进行步骤1.4;
步骤1.4.触控显示屏上提示用户选择密保方式,并根据用户选择的密保方式输出对应的密保选项;用户通过键盘外部输入设备输入密保答案;系统控制器将用户选择的密保方式与密保答案进行存储并与对应的寄存柜的序号绑定;
步骤1.5.系统控制器控制电控锁具对对应的寄存柜进行上锁;
所述提取物品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用户在触控显示屏上选择提取物品;
步骤2.2.触控显示屏提示用户输入手机号或者解锁码,用户通过键盘输入手机号或者解锁码;
步骤2.3.触控显示屏提示用户选择自己设置的密保方式,并根据用户选择的密保方式输出对应的密保选项;用户通过键盘外部输入设备输入密保答案;
步骤2.4.系统控制器在数据库中检索到手机号或者解锁码后,将对应的密保方式和密保答案进行校验;若校验错误,则返回步骤2.3;若校验正确,则系统控制器控制对应的电控锁具对寄存柜进行解锁,并将用户信息清除掉以保护用户私人信息安全。
上述步骤1.4中,密保方式有如下三种方式:问题密匙、图片密匙、字母数字序列密匙;若用户选择问题密匙,则触控显示屏输出一些常见问题选项供用户选择,选择完问题后,用户通过键盘外部输入设备输入自己设置的答案;若选择图片密匙,则触控显示屏会输出物品类别索引,用户通过目录索引选择一张图片;若用户选择字母数字序列密匙,则触控显示屏输出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用户通过键盘外部设备输入自己设置的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1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法院物件送达与收取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洗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