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轨迹康复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0911.4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3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西花;毕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A63B22/10;A63B23/04;A63B2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迹 康复 训练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轨迹康复训练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对病患运动机能的辅助性训练的问题,使用本发明的训练器,训练的轨迹可变,同时采用的变轨迹组件可以产生变速运动的性能,使得训练过程张弛有度,对病患身体机能的恢复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侧部设置C型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设置滑轴,滑轴可沿滑槽移动,所述滑轴通过连接杆与变轨迹组件连接;所述变轨迹组件包括固定齿圈,所述固定齿圈中心设置第一椭圆齿轮,第一椭圆齿轮两侧均与第二椭圆齿轮啮合传动,第二椭圆齿轮还与固定齿圈的轮齿啮合,所述固定齿圈的轮齿沿多边形布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轨迹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因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侵蚀,常常会导致患者卧床休养;而在长期卧床休养过程中,因身体手脚疏于活动,加之疾病本身使得患者身体机能下降,使得患者各部位肌肉萎缩无力,在患者恢复健康之后仍然无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发生运动机能障碍的情况。参与并配合通常包含重复运动的物理治疗,是帮助具有运动障碍的人们复健过程的基本部分,以医学理论为依据,帮助患者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的运动机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目前,在帮助患者恢复运动机能时,往往都是由医护人员给患者肢体进行按摩或搀扶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操作较为麻烦,给医护人员带来沉重的负担;而现有的健身器材往往功能单一,也不适合病患锻炼自身身体,同时这些康复机械一般结构都较复杂,占用空间大,成本较高,无法满足病患的日常生活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病患运动机能的辅助性训练的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轨迹康复训练器,其具有以下效果:使用本发明的训练器,训练的轨迹可变,同时采用的变轨迹组件可以产生变速运动的性能,使得训练过程张弛有度,对病患身体机能的恢复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变轨迹康复训练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侧部设置C型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设置滑轴,滑轴可沿滑槽移动,所述滑轴通过连接杆与变轨迹组件连接;所述变轨迹组件包括固定齿圈,所述固定齿圈中心设置第一椭圆齿轮,第一椭圆齿轮两侧均与第二椭圆齿轮啮合传动,第二椭圆齿轮还与固定齿圈的轮齿啮合,所述固定齿圈的轮齿沿多边形布设;所述第二椭圆齿轮的齿轮轴通过连接轴与操作把手连接;所述机架底部还设置腿部训练装置,腿部训练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顶推装置,顶推装置顶部与踏板铰接,踏板两侧均通过弹簧与机架连接。
本发明的训练器中设置C型滑槽,将滑轴带动变轨迹组件沿滑槽移动至上部位置时,通过齿圈和椭圆齿轮的啮合传动,病患手操纵操作把手进行转动,转动过程其运动轨迹发生变化,且椭圆齿轮的啮合传动会产生变速运动的性能,辅助病患进行张弛有度的训练,利于更好的恢复病患上肢机能;将滑轴带动变轨迹组件沿滑槽移动至下部位置时,通过齿圈和椭圆齿轮的啮合传动,病患脚操纵操作把手进行转动,转动过程其运动轨迹发生变化,且椭圆齿轮的啮合传动会产生变速运动的性能,辅助病患进行张弛有度的训练,利于更好的恢复病患下肢机能,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训练位置,能满足不同训练要求的病患使用;同时,本发明在机架底部设置腿部训练装置,在变轨迹组件移动至顶部进行上肢训练时,病患脚踩在踏板上,顶推装置可以推动病患的腿进行运动,辅助腿部恢复力量,且弹簧的设置,在顶推装置推动踏板时,由于弹簧拉力可以使得踏板在与顶推装置铰接处发生旋转,进而进行脚腕活动训练,辅助患者更好恢复行走机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椭圆齿轮和第二椭圆齿轮的齿轮轴均固定于同一连接板上,连接板中部与机架固定连接。固定齿圈固定于连接杆上,椭圆齿轮的齿轮轴由同一连接板支撑固定,保证各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各结构的一体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长圆孔槽,第二椭圆齿轮配合设置于长圆孔槽内。第二椭圆齿轮在转动过程中齿轮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设置长圆孔槽正可以配合应对这种变化,使第二椭圆齿轮可以可靠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0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R动感单车及其交互方法
- 下一篇:一种腹肌综合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