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9792.0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3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莉;董丽萍;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莉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内科 临床 渗透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渗透引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器是内科常用器械,患者术后经常需要留置引流器于体外以引流体内残留液,现有引流器为一根普通医用塑料管,直接从体外插入体内进行引流,在引流器引流出体内液体的同时,部分液体会沿着引流管外壁通过插管处的伤口渗出体外,进而弄脏衣物、卧具等,为此,目前护理上惯常采用的措施是用敷料覆盖管周伤口,用于吸收渗出液,但是,由于引流器插管伤口的形状特殊,且渗出液可使敷料在短时间内被渗透,致使频繁更换伤口敷料,甚至引发粘连,更换困难,增加病人痛苦,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并且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防渗透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的上端部设有压力调节装置,压力调节装置的顶部设有开源单片机,所述压力调节装置的一侧设有压力监控装置,压力调节装置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源,所述引流管本体的下端部套接伞状圈套,伞状圈套上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开源单片机与电源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通过调节管与引流管本体的上端部连通,所述开源单片机安装在压力调节器的顶部,电源固定在压力调节器的侧面,所述压力调节器与开源单片机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监控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连接杆与压力调节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侧面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和压力传感器均与开源单片机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软体支架,软体支架固定在伞状圈套的上端部,所述软体支架的端部固定有真空吸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伞状圈套为上端大下端小结构,所述伞状圈套的侧壁上包裹有防渗透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通过压力调节装置来调节引流管内部压力,避免内外压力差而导致液体从引流管外壁渗出,采用头大底小的伞状圈套便于引流管插入和拔出,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在伞状圈套上包裹防渗透膜,来增加引流管的防渗透效果,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本体、2开源单片机、3软体支架、4真空吸盘、5伞状圈套、6防渗透膜、7压力传感器、8显示屏、9连接杆、10电源、11压力调节器、12调节管、13固定装置、14压力监控装置、15压力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引流管本体1的上端部设有压力调节装置15,压力调节装置15的顶部设有开源单片机2,压力调节装置15的一侧设有压力监控装置14,压力调节装置15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源10,引流管本体1的下端部套接伞状圈套5,伞状圈套5上安装有固定装置13,开源单片机2与电源10电连接。
压力调节装置15包括压力调节器11,压力调节器11通过调节管12与引流管本体1的上端部连通,开源单片机2安装在压力调节器11的顶部,电源10固定在压力调节器11的侧面,压力调节器11与开源单片机2电连接,开源单片机2控制压力调节器15通过调节管12调节引流管本体1内部压力,使液体能够从引流管本体1正常流出,避免内外压力差而导致液体从引流管外壁渗出。
压力监控装置14包括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通过连接杆9与压力调节器11连接,压力传感器7的侧面安装有显示屏8,显示屏8和压力传感器7均与开源单片机2电连接,压力传感器7对引流管本体1内部压力进行监控,所监控的信息传递给开源单片机2,开源单片机2将分析的信息通过显示屏8进行显示,并对压力调节装置15进行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莉,未经刘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供体脂肪移植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械驱动式全肺切除术后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