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温旋转机构及温控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9118.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8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卓智;史正文;朱振东;崔玉艳;王海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机构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感温旋转机构及温控罩。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有生产的平地机在高寒地区作业时会出现冷启动困难、工作效率低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高寒地区作业的平地机发动机室温度较低引起。目前平地机的发动机罩均采用进出风口不可调式的固定结构,当在寒冷条件下作业时,比如除雪工况,就会由于发动机室的温度与外界热交换过快而导致发动机本身的工作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温度实时调节的纯物理结构的感温旋转机构及温控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感温旋转机构,包括分别轴接在底座上的带摆杆的摆轴、长杆上套有滑块的L型轴和带推杆的石蜡感温器;所述L型轴的短杆连接推杆,滑块通过连接杆与摆杆连接。
上述推杆垂直连接L型轴的短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摆杆和滑块。
上述推杆套有弹簧,起辅助推杆回位的作用。
上述摆轴内置复位弹簧,起辅助摆轴回归起始位置的作用。
上述摆轴为十字摆轴,所述十字摆轴的摆杆的两侧镜像对称,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接石蜡感温器的L型轴连接。采用对称的布置形式,增加了整个运动过程的平稳性及加大旋转力矩。
一种温控罩,罩体内置上述的感温旋转机构,所述摆轴的另一端与外设进气装置轴接,所述罩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上述罩体为密闭罩。
上述进气装置为百叶扇或蝶形扇。
上述进气口设置在石蜡感温器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一种旋转机构及温控罩,通过石蜡受热熔融固液态的转化,将体积的变化作为推动整个感温旋转机构工作的原动力;通过L型轴的自由度旋转,起到杠杆作用的同时,在相同旋转角度情况下产生较大旋转位移,使十字摆轴获得最大转动角度;通过摆轴的转动带动外设进气装置调节进气量,起到实时降温作用。
本发明的温控罩,尤其适用于平地机在高寒地区作业时因为发动机室温度较低而影响工作性能的情况,通过温度高低而自动改变散热机罩进风量,从而保证室内的温度处于合理区间,以提高整机效率。此外,在不工作时,旋转机构处于最小角度,散热机罩则会处于关闭状态,可起防尘、防雨等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旋转机构及温控罩为纯物理结构,避免了在高温状态下,电子件的故障率,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建造维护费用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温控罩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温控罩的结构示意图斜视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罩体,2、进气口,3、出气口,4、十字摆轴,5、L型轴,6、滑块,7、连接杆,8、石蜡感温器,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感温旋转机构,以十字摆轴4为中心镜像对称。
十字摆轴4的摆杆通过连接杆7,垂直连接L型轴5长杆上的滑块6,L型轴5的短杆垂直连接石蜡感温器8的推杆。
十字摆轴4的摆杆、L型轴5长杆和石蜡感温器8的推杆呈相互平行状态。
该装置的归位结构为套接在推杆上的弹簧9,或者十字摆轴4内置的复位弹簧。
一种密闭温控罩,罩体1内置感温旋转机构,罩体1设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且进气口2设置在石蜡感温器8的底部;十字摆轴4与百叶扇型的外设进气装置轴接。
实施例:
现有技术中,涡轮增压加热后的气流,经中冷器,进入发动机;其外设进气装置为发动机罩。
现将中冷器输出的气体分为两路,主路与支路;主路气体直接进入发动机,支路气体通过罩体1的进气口2进入本发明的密闭温控罩,经出气口3流出的气体与主路汇合,再进入发动机。
石蜡感温器8中的石蜡状态受进气温度的影响。石蜡受热,由固体状态熔融为液体状态,体积增大,推动推杆滑出,同时拉长套接在推杆上的弹簧9;推杆施加作用力于L型轴5短杆,推动L型轴5转动;进而带动与L型轴5长杆连接的十字摆轴4转动,其间距通过滑块6在L型轴5长杆上滑动调整。
相互对称的感温旋转机构,增加了推动十字摆轴4的作用力,十字摆轴4的转动,带动另一端轴接的发动机罩上的百叶扇,使得百叶扇处于打开状态,增加进风口的尺寸,提高进风量,提高降温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