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封口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5832.4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7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又进无尘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销轴 封口 封口机 转动杆 传动杆座 气压升降 传动杆 气压缸 上封口 压力座 支撑杆 转动座 三角固定块 准确控制 棱镜片 下封口 支腿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棱镜片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气动封口机,可以准确控制封口机的封口压力,同时操作简单方便。支腿与台面相连接,支撑杆与气压升降柱相连接,气压升降柱位于气压缸上,气压缸与台面相连接,销轴Ⅰ与传动杆座相连接,传动杆座与支撑杆相连接,传动杆与销轴Ⅰ相连接,传动杆与销轴Ⅱ相连接,封口压力座与台面相连接,下封口台与封口压力座相连接,上封口台与转动杆相连接,三角固定块与上封口台相连接,销轴Ⅱ与转动杆相连接,转动座与台面相连接,销轴Ⅲ与转动座相连接,销轴Ⅲ与转动杆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棱镜片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气动封口机。
背景技术
镜膜是利用3M微复制技术,将丙烯酸树脂制成的棱镜结构制作在PET基材上制造而成的光学薄膜,其表面是高度为20~50微米左右的微棱镜结构。按照几何光学原理,背光源出射的光线经过棱镜膜及背光源系统的循环作用,最终汇聚在正视方向出射,从而达到增亮效果。产品结构及工作原理 当该膜片在背光源中使用时,从光源射入的光在通过棱镜结构时,只有入射光在某一角度范围之内的光才可以通过折射作用出射,其余的光因不满足折射条件而被棱镜边沿反射回光源,再由光源底部的反射片作用而重新出射。这样,背光源中的光线在棱镜结构的作用下,不断的循环利用,原本向各个方向发散的光线在通过棱镜膜后,被控制到70o的角度范围内,从而达到轴向亮度增强的效果。根据测试,BEF系列增亮膜的单张有效穿透率增幅约60%左右。在棱镜片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封口,传统的封装放置为手动操作,这种方式的压力难以控制,且封口效果较差,所以设计一种气动封口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封口机,可以准确控制封口机的封口压力,同时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棱镜片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气动封口机,包括支腿、支撑杆、气压升降柱、气压缸、销轴Ⅰ、传动杆座、传动杆、台面、封口压力座、下封口台、上封口台、转动杆、三角固定块、销轴Ⅱ、转动座和销轴Ⅲ,可以准确控制封口机的封口压力,同时操作简单方便。
支腿与台面相连接,且支腿位于台面的下端,支撑杆与气压升降柱相连接,且支撑杆位于气压升降柱的下端,气压升降柱位于气压缸上,气压缸与台面相连接,且气压缸位于台面的下端,销轴Ⅰ与传动杆座相连接,传动杆座与支撑杆相连接,且传动杆座位于支撑杆的上端,传动杆与销轴Ⅰ相连接,传动杆与销轴Ⅱ相连接,封口压力座与台面相连接,且封口压力座位于台面的上端,下封口台与封口压力座相连接,且下封口台位于封口压力座的上端,上封口台与转动杆相连接,三角固定块与上封口台相连接,且三角固定块位于上封口台的上端,销轴Ⅱ与转动杆相连接,转动座与台面相连接,且转动座位于台面的上端,销轴Ⅲ与转动座相连接,销轴Ⅲ与转动杆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气动封口机所述的传动杆与销轴Ⅱ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气动封口机所述的上封口台的底部为锯齿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气动封口机所述的支撑杆与气压升降柱相垂直。
本发明一种气动封口机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气动封口机,可以准确控制封口机的封口压力,同时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气动封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腿1;支撑杆2;气压升降柱3;气压缸4;销轴Ⅰ5;传动杆座6;传动杆7;台面8;封口压力座9;下封口台10;上封口台11;转动杆12;三角固定块13;销轴Ⅱ14;转动座15;销轴Ⅲ1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又进无尘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又进无尘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