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5701.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9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喻黎明;唐兆家;王凤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位 行走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属于工程机械领域。本发明包括车桥、小步进电机底盘、大步进电机底盘、小步进电机、大步进电机、变位底座、轴承Ⅴ、带轮Ⅱ、皮带Ⅱ、小步进电机带轮、皮带Ⅰ、大步进电机带轮、带轮Ⅰ、轴承Ⅰ、轴承Ⅲ、内轴连接器、变位连接器、变位螺栓、螺母Ⅱ、螺母Ⅰ、挡板、螺栓Ⅳ、螺栓Ⅲ、螺栓Ⅱ、螺母Ⅵ、推力轴承、轮盘、主动轮、L型连接器、工字型连接器、从动轮、盖板、螺栓Ⅰ、螺母Ⅲ、外轴、十字型连接器、圆环、锥齿轮Ⅰ、变位离合器、内轴端盖、螺母Ⅴ、内轴、孔Ⅰ、孔Ⅱ和行走臂传动单元。本发明使得一个行走轮获得了两种行走方式,既能快速的在平地上行走,又能低速通过一些普通轮式车辆无法穿越的障碍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交通技术的高度成熟,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为适应其工作环境都配备了相应的行走装置,如轮式和履带式等。轮式车辆适合在平坦的路面高速行驶,但遇到凸凹不平,尤其遇到较大坑时容易陷住轮胎,较大障碍物会直接阻碍轮式车辆前进,履带式车辆虽很好的适应在山地等凸凹不平和较多障碍物的环境下行走,但是行走装置的结构导致其在平坦路面行走速度缓慢且履带式车辆通常为满足其行走方式的工作需求导致其发动机设计的油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以解决轮式车辆在凸凹路面上行驶困难,甚至遇到较大障碍物直接被阻住和履带式车辆虽能很好的适应凸凹以及障碍物路面,但其平坦路面行走缓慢且油耗大的问题,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以其两种可来回切换的行走方式,既能适应平坦地面的高速行驶又能在凸凹不平的路面跨越障碍,非履带式结构增加了其机动性降低了油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位行走装置,包括车桥1、小步进电机底盘2、大步进电机底盘3、小步进电机4、大步进电机5、变位底座6、轴承Ⅴ7、带轮Ⅱ8、皮带Ⅱ9、小步进电机带轮10、皮带Ⅰ11、大步进电机带轮12、带轮Ⅰ13、轴承Ⅰ14、轴承Ⅲ15、内轴连接器16、变位连接器17、变位螺栓18、螺母Ⅱ19、螺母Ⅰ20、挡板21、螺栓Ⅳ22、螺栓Ⅲ23、螺栓Ⅱ24、螺母Ⅵ25、推力轴承26、轮盘27、主动轮28、L型连接器29、工字型连接器30、从动轮31、盖板32、螺栓Ⅰ33、螺母Ⅲ34、外轴35、十字型连接器36、圆环37、锥齿轮Ⅰ38、变位离合器39、内轴端盖40、螺母Ⅴ41、内轴42、孔Ⅰ52、孔Ⅱ53和行走臂传动单元,所述行走臂传动单元由锥齿轮Ⅱ43、螺母Ⅳ44、行走臂45、行走轮导杆46、轴承Ⅱ47、锥齿轮Ⅲ48、轴承Ⅳ49、行走轮轴50、行走轮5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宋锦保温旗袍
- 下一篇:一种文明便捷的哺乳用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