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识别车内物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5005.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1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袁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翼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识别 物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识别车内物品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指高级速度,是比较于中速和低速。低速占主流的环境里,低速是普速或常速,而中速占主流的环境里,中速是普速或常速。往往在高速公路上,车辆才会高速行驶。通常,在高速公路路口处设置有安检设备。
然而,在高速车辆安检处,其传统的安检方法是通过人为检测车内物品是否属于禁带物品,效率低,容易造成高速路口堵塞现象,不符合工作人员的安检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识别车内物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识别车内物品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统的安检方法是通过人为检测车内物品是否属于禁带物品,效率低,容易造成高速路口堵塞现象,不符合工作人员安检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识别车内物品方法,包括智能监控单元、智能图像采集单元、电源模块、通信网关、物联网、无线网关以及服务器群,所述智能图像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且电源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智能监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该智能图像采集单元以及智能监控单元均通过无线网关与服务器群双向信号连接,且智能监控单元通过通信网关与物联网双向信号连接。
所述智能图像采集单元包括控制器、继电器、监控摄像头、图像处理器、车辆传感器、存储模块以及第一无线路由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车辆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继电器与监控摄像头的控制端连接,该监控摄像头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且图像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该控制器与存储模块双向连接,且控制器依次通过第一无线路由器以及无线网关与服务器群双向信号连接。
所述智能监控单元包括中央控制器、信号采集器、比较器、数据库、微处理器、显示屏、网络信号接收器以及网络信号发射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网络信号发射器以及通信网关与物联网的输入端信号连接,且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依次通过网络信号接收器以及通信网关与物联网的输出端信号连接,该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比较器以及数据库双向信号连接,且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连接,该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显示屏接口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反馈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该微处理器的其中两个输出端分别与蜂鸣报警器以及闪光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且微处理器依次通过第二无线路由器以及无线网关与服务器群双向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市电电网。
优选的,所述车辆传感器采用型号为KMY20S的地磁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且控制器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口。
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采用FLASH存储器。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器采用型号为Pentium E2210的集成CPU,该中央控制器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口。
优选的,所述信号采集器包括对应设置在地面两端安检设备内的电红外发射器和电红外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采用安检仪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网络信号发射器采用GPRS信号发射器,网络信号接收器采用GPRS信号接收器,通信网关为GPRS通信网关。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群包括高速路口服务器、交通部门服务器以及公安部门服务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识别车内物品方法,通过智能图像采集单元内车辆传感器的设置,可在车辆即将行驶到安检处时,自动通过控制器、继电器、监控摄像头以及图像处理器的配合,对车辆的车牌信息以及车主人脸信息进行采集及处理工作,同时通过第一无线路由器以及无线网关的配合,将拍摄所得的图像信息发送至相关服务器,便于后期调取相关资料;其次,该智能识别车内物品方法,通过安装在地面两端安检设备内的光对射设备,车辆行驶到光对射里面停留数秒,可通过光线对射,检测出车内是否存在禁止携带物品(比如枪支弹药、毒品、汽油等),效率高,可避免人工检测造成高速路口的堵塞现象,符合工作人员的安检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图像采集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监控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服务器群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翼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翼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