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实用淡水小球藻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4920.2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林;戴伟;张达娟;毕相东;王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实用 淡水 小球藻 培养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实用促进淡水小球藻生长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背景
小球藻是最早开发的藻类,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就开始工厂化生产。小球藻经过驯化,可以在淡水、海水、半咸水中生活,有椭圆小球藻、小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3种,都可进行人工培养。
近二十年来,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淡水水产养殖发展迅猛,小球藻作为淡水鱼、对虾等苗期生长饲料和水质调节的开发愈显重要。很多养殖户通过应用小球藻,改进养殖方法,减少药物的使用,形成一种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养殖成本,提高产量,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但是目前,限制小球藻在淡水养殖方面难以应用的原因概括起来包括:培养液配方复杂,培养过程操作繁琐,生产成本高、对水质要求高,大规模培养下藻的成活率低等技术瓶颈尚待突破。时下市售的藻种多是异养发酵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藻种作为水质调节剂接种到水产养殖池塘中由于营养方式的巨大变化即由原来的异养发酵转变为自然条件下的光合自养,从而导致不能成活,因此不能发挥调节养殖水质的作用,限制了小球藻在水产养殖池塘中的实际推广应用。
为此,本专利开发一种高效实用的淡水小球藻培养技术以克服传统小球藻配方复杂、操作繁琐及在养殖池塘不能繁殖成活等诸多缺陷,该培养方法配方简单、操作简化、可应用性强,作为藻种在养殖池塘成活率高,并且对外界条件适应性强,对养殖水源要求低,生长迅速,培养周期短,单位体积产量高、,在养殖池塘易形成优势种群,从而能有效发挥对养殖水质的调节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高效简便实用淡水小球藻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培养基高效培养淡水小球藻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培养小球藻的培养基,主要由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亚铁、EDTA2Na、吲哚-3-乙酸和乙烯利混合物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为尿素为50-80份;磷酸二氢钾为20-50份;硫酸镁为20-50份;硫酸亚铁为0.5-1.5份;EDTANa2为5-8份;吲哚-3-乙酸和乙烯利混合物为0.001-0.004份。
优选的,上述可高效培养小球藻的培养基,按其重量份数计尿素为55-75份;磷酸二氢钾为25-35份;硫酸镁为25-35份;硫酸亚铁为0.8-1.2份;EDTANa2为6-8份;吲哚-3-乙酸和乙烯利混合物0.02-0.03份。
优选的,上述可高效培养小球藻的培养基,按其重量份数计尿素为60份;磷酸二氢钾为30份;硫酸镁为30份;硫酸亚铁为1份;EDTANa2为7份;吲哚-3-乙酸和乙烯利混合物0.025份。
优选的,上述可高效培养小球藻的培养基中吲哚-3-乙酸和乙烯利混合物比例为(0-3):(0-4)。
优选的,上述可高效培养小球藻的培养基中吲哚-3-乙酸和乙烯利混合物溶剂为乙醇,所述乙醇浓度为80-100%。
优选的,上述高效培养小球藻的培养基配制方法为:
步骤一:防爆条件下,将吲哚-3-乙酸和乙烯利混合物溶于乙醇,得溶液A;
步骤二: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亚铁、EDTANa2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B按照W/V为1:1000比例溶于水中,得溶液C;
再将溶液A和溶液C按重量份数比混匀,得小球藻培养基D。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培养基培养小球藻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培养液配制:将上述培养基D按照V/V为1:1000比例加入到培养小球藻用水中,摇匀后得含有培养基的小球藻培养液E;
步骤二:接种:选生长旺盛、无污染、处于指数生长期小球藻接种到小球藻培养液E中,得含有小球藻(4.38×106ind/mL)的液体F;
步骤三:培养条件:将液体F于20±10℃、光暗比(10-18):(14-6)、2000±500LUX条件下培养;
步骤四:培养方式:将液体F置于小球藻专用摇床中进行培养,该摇床振动速度为20-100rpm。
步骤五:连续培养5天后,镜检小球藻密度达到35.26×106ind/mL,即可加入饲料进行投喂或加入养殖水体改良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疫霉菌菌种的保存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生产连杆的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