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各向异性材料平面应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4020.8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民;王伟;周玉锋;姚泰;董善亮;陈栋康康;周小琳;王道畅;吕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25 | 分类号: | G01L1/25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各向异性 材料 平面 应力 装置 | ||
1.一种测量各向异性材料平面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超声换能器组、超声斜入射楔块(2)、信号发生器(3)、数字示波器(4)和分析处理软件(5);
所述超声斜入射楔块(2)的形状为正八边形,斜入射角为34°;
所述超声换能器组包括第一超声纵波激发探头(11)、第二超声纵波激发探头(12)、第三超声纵波激发探头(13)、第一超声纵波接收探头(14)、第二超声纵波接收探头(15)和第三超声纵波接收探头(16),六个探头均与超声斜入射楔块(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超声纵波激发探头(11)和第一超声纵波接收探头(14)处于竖直方向对应放置,所述第二超声纵波激发探头(12)和第二超声纵波接收探头(15)处于与竖直方向呈45°角对应放置,所述第三超声纵波激发探头(13)和第三超声纵波接收探头(16)处于水平方向对应放置,分别组成三组一发一收超声信号回路;
所述第一超声纵波激发探头(11)、第二超声纵波激发探头(12)和第三超声纵波激发探头(13)分别与信号发生器(3)通过信号线连接;
所述第一超声纵波接收探头(14)、第二超声纵波接收探头(15)和第三超声纵波接收探头(16)分别与数字示波器(4)通过信号线连接;
所述信号发生器(3)与数字示波器(4)连接,实现信号同步;
所述分析处理软件(5)与所述数字示波器(4)连接;
所述超声斜入射楔块斜入射角的确定方法具体为:
一、准备无应力状态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试样作为待测材料,沿待测材料测量与纤维方向呈0-90°的方向纵波的传播速度,即为待测材料的声速VL2;
二、根据斯涅耳定律及步骤一测得的纵波的传播速度,按照公式VL1sinθ2=VL2sinθ1,令θ2=90°,计算得到所需斜入射楔块的入射角θ1=arcsin(VL1/VL2);
其中VL1为斜入射楔块的声速,VL2为待测材料的声速,θ1为斜入射楔块的入射角、θ2为待测材料的临界折射角;
所述装置引入影响超声波传播的各向异性声应力系数,得到检测信号声时差与材料所受应力间的关系式,
B=K1σ1+K2σ2
K1=m1(cos2θ+cos2ω)+m2+m3cos2θcos2ω+m4sin2θsin2ω
K2=-m1(cos2θ-cos2ω)+m2-m3cos2θcos2ω-m4sin2θsin2ω
其中B为临界折射纵波在材料中传播的声时差,ω为检测方向与材料主方向的夹角,m1、m2、m3、m4为各向异性声应力系数,σ1为被测材料所受的第一主应力、σ2为被测材料所受的第二主应力、θ为第一主应力σ1与材料主方向的夹角;
式中各向异性声应力系数与材料特性有关,需要选取待测材料无应力试块进行单向拉伸实验来标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各向异性材料平面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斜入射楔块(2)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各向异性材料平面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斜入射楔块(2)的中心镶嵌钕铁硼磁铁(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各向异性材料平面应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探头与超声斜入射楔块(2)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0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