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断暗期补光延迟火龙果开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1961.6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子有;潘端立;黄海生;王小欣;杨杰;胡晓云;黄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武鸣县瑞禾园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7/04 | 分类号: | A01G7/04;A01G22/05;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断 暗期补光 延迟 火龙果 开花 方法 | ||
一种中断暗期补光延迟火龙果开花的方法,包括:1)沿A形架种植行方向,在种植行中间每隔3‑5m立一条柱子;2)在柱子顶部拉一条镀锌钢线,将电缆支线固定在钢线上,电缆支线上每隔1.2‑1.8m挂有吊灯;3)补光时间从凌晨2点至早晨6点30分,先补光30分钟后,后关闭30分钟,再补光30分钟,又关闭30分钟,期间中断暗期重复5次,补光重复5次;4)补光时段要求温度在18℃以上;5)在补光前后各15天追施一次高钾高磷水溶肥料;6)在补光期间,剪除所有抽生的新茎蔓。试验结果表明:补光比不补光的火龙果开花批数增加2‑3批,采果期延长1‑3个月,产量提高10‑15%,提高经济效益15‑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断暗期补光延迟火龙果开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又名红龙果,属仙人掌科(Cactaceae)三角柱属(Hylocereua)的多年生攀缘性肉质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地区;目前,广西把火龙果作为特色水果推广种植,栽培面积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继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葡萄之后又一种广西的“标志性水果”。
在广西火龙果的主要产果期为6-11月,其中,7-10月为果实盛产期,而12-1月成熟采收的果实(称为冬果),因产量低,供应量少,价格昂贵,就算全国调剂,冬果也是火龙果供应缺口。如何增加火龙果开花次数,延长开花期,使火龙果采果期延长至每年的12-2月,从而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光是火龙果生长发育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对火龙果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物质代谢等均有调控作用;火龙果花果期的长短或开花批数的多少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尤其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关,因为火龙果为长日照植物,光照必须达到一定光周期才能开花结果;据观察,广西进入秋分后昼短夜长,日照时间减少,虽然温度和营养等充足,但光照不足,使火龙果由生殖生长转为营养生长,花芽分化停止,每年11月底采果基本结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断暗期补光延迟火龙果开花的方法,能够增加开花次数,采果期延长1-3个月,显著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中断暗期补光延迟火龙果开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沿火龙果排式A形架种植行方向,在种植行中间,每3-5m立一条柱子,柱子比火龙果植株顶端高50-70cm;
2)在柱子顶部拉一条镀锌钢线,将电缆支线固定在钢线上,在电缆支线上每隔1.2-1.8m吊挂一盏补光灯,补光灯比火龙果植株顶端高出30-50cm;
3)补光时间控制系统设定从凌晨2点至早晨6点30分,先补光30分钟后,后关闭30分钟,再补光30分钟,又关闭30分钟,到早晨6点30分天亮了停止补光,从凌晨2点至早晨6点30分期间中断暗期重复5次,补光重复5次,连续补光20-60天;
4)在补光前后各15天追施一次高钾高磷水溶肥料,以增加火龙果开花批数和数量,提高品质;
5)在补光期间,剪除所有抽生的新茎蔓,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果实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
6)补光时段的凌晨2点至早晨6点30分要求温度在18℃以上,如果温度低于16℃时就停止补光。
所述补光灯为5-18WLed红光节能灯,配户外防雨灯头和数控开关。
所述补光是在每年9月下旬-11月下旬进行暗期中断补光。
所述高钾高磷水溶肥料按N:P2O5:K2O=0:52:34。
所述补光灯为12-18WLed红光节能灯,配户外防雨灯头和数控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武鸣县瑞禾园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武鸣县瑞禾园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1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