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装置用漂浮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1817.2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6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金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起俊 |
主分类号: | B63C11/00 | 分类号: | B63C11/00;B63C11/5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刘红梅;王漪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装置 漂浮 回收 | ||
1.一种水下装置用漂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收本体,内部被分隔壁所划分,从而被划分成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及第三分隔室;
第一压力罐及第二压力罐,分别设置于上述第一分隔室和第二分隔室;
第一打击部及第二打击部,分别结合于上述第一压力罐及第二压力罐,用于打击上述第一压力罐及第二压力罐;
第一启动部及第二启动部,分别以无线方式启动上述第一打击部及第二打击部;以及
浮力产生部,设置于上述第三分隔室,借助从上述第一压力罐及第二压力罐流入的高压气体发生膨胀,从而产生浮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装置用漂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启动部包括:
第一发送部,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以无线方式发送启动信号;
第一接收部,设置于上述第一分隔室,用于接收上述第一发送部的信号;
第一控制部,用于从上述第一接收部接收信号;以及
第一电源部,通过上述第一控制部驱动,向上述第一打击部供电,以使上述第一打击部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装置用漂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启动部包括:
第二发送部,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以无线方式发送启动信号;
第二接收部,设置于上述第二分隔室,用于接收上述第二发送部的信号;
第二控制部,用于从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信号;
第二电源部,通过上述第二控制部驱动;
照明部,从上述第二电源部接收电并进行发光;以及
光传感器,通过检测从上述照明部发出的光来向上述第二控制部传送信号,
若上述第二控制部从上述光传感器接收信号,则上述第二控制部通过控制上述第二电源部来向上述第二打击部供电,以使上述第二打击部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装置用漂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收本体包括:
密封部,插入于在上述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及第三分隔室的上部所形成的密封槽;以及
回收盖,以压接上述密封部的方式结合于上述回收本体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装置用漂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收本体包括:
浮力产生引出口,贯通形成于上述第三分隔室的侧壁;
引出门,借助铰链结合在上述第三分隔室,用于开闭上述浮力产生引出口;以及
支撑弹簧,用于连接上述引出门和形成于上述第三分隔室的支撑突起之间,以关闭上述引出门的方式施加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装置用漂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击部包括:
打击本体,一侧结合于压力罐;
打击头部,配置于上述打击本体的一侧内部,形成有引导槽;
打击销,插入于上述打击头部的引导槽来进行直线移动,用于打击上述压力罐的阻断口;
安全弹簧,配置于上述引导槽与上述打击销之间,以使上述打击销从上述阻断口隔开的方式施加弹力;
推杆,以打击上述压力罐的阻断口的方式使上述打击销进行移动;以及
螺线管部,用于驱动上述推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装置用漂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螺线管部包括:
外罩,形成于上述打击本体的另一侧;
连杆,以进行滑动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外罩的内部,与上述推杆相连接,来使上述推杆进行工作;
线圈,以包围上述连杆的方式进行配置,若施加电,则以使上述连杆进行滑动的方式形成磁场;以及
弹簧,配置于上述外罩与上述连杆之间,以使得上述连杆使上述推杆进行工作并复位的方式施加弹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装置用漂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击部包括:
接合器,结合于上述压力罐的入口;
打击部件,插入于上述接合器来进行滑动,用于打击上述压力罐的阻断口;以及
打击单元,结合于上述接合器,以打击上述压力罐的阻断口的方式使上述打击部件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起俊,未经金起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18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网络传输采集数据的多功能数据采集器
- 下一篇:加速度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