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0012.6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熊卓宇;李萌;刘秀华;连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巴贝锐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1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0209 | 代理人: | 熊雄 |
地址: | 400054 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拖拉机 折腰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拉机,特别是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拖拉机上,为了转向的需要,在一些小型拖拉机上使用了折腰转向机构,这种带有折腰转向机构的拖拉机主要由机头和通过铰链连接的牵引箱组成,其折腰转向机构设置在机头和牵引箱之间,虽然该结构的拖拉机能够进行转向,但是,这种结构的拖拉机只能进行运输作业,不能够进行田间作业,而且这种折腰转向机构只能实现水平方向转向,不能在垂直方向旋转,两前轮不能时刻适应不平地形,当在不平地形行驶时,会导致转向机构发生变形,使其转向阻力较大。而在中型拖拉机上普遍采用前轮转向机构,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拖拉机采用这种机构后,转弯半径较大,灵活度受到限制,很难适应丘陵山区、蔬菜大棚和果园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转弯半径小、操作轻便、转向灵活的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包括前变速箱、后变速箱和方向盘,在所述前变速箱与后变速箱之间设置有连接前变速箱和后变速箱的转向机构,在所述转向机构上端面设置有与转向机构连接的转向推动机构;所述方向盘通过液压转向器和方向盘安装架与转向推动机构的一端的上端面连接,所述转向推动机构通过液压转向器与液压系统连接。
其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中箱和箱体连接座,所述中箱的一端与后变速箱连接,另一端与箱体连接座的一端通过连接销活动地连接,所述箱体连接座的另一端与前变速箱连接;所述转向推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箱体连接座的上端面和中箱的上端面连接。
为了便于转向的推动,所述转向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连接座上端面的转向安装座和设置在中箱上端面的中箱上盖,所述转向安装座后端通过左侧转向油缸和右侧转向油缸与中箱上盖的后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泵和液压油箱,所述油泵通过管道与液压油箱连通,所述液压油箱通过管道与液压转向器连通,所述液压转向器通过管道分别与左侧转向油缸和右侧转向油缸连接。
其中,所述方向盘安装架竖直设置在转向安装座上端面,所述液压转向器位于所述方向盘安装架的上部,所述方向盘设置在液压转向器连接。
为了实现垂直方向旋转,在所述前变速箱与箱体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连接前变速箱和箱体连接座的旋转体。
其中,所述旋转体包括与前变速箱一端连接的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的端面且垂直端面设置有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活动地穿入箱体连接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使用可靠的优点,同时,它还具有如下的优点:
1. 车轮与机体在转向面内没有相对运动,便于采用大而宽的低压轮胎,有利于提高车辆的附着性和越野性;
2.转向半径小,机动性好,铰接点布置在前后轴的中间,使得转向时后轮始终通过前轮车辙,改善了后轮的附着能力,从而提高了牵引效率,同时也改善了通过性;
3.机体滚动使车轮可适应不平地形,均衡车轮上的垂直载荷,从而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和减小车架扭转应力;
4.转向灵活、操作轻便、转弯半径小,对丘陵山区、蔬菜大棚和果园作业效果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包括前变速箱1、后变速箱2和方向盘3,在所述前变速箱1与后变速箱2之间设置有连接前变速箱1和后变速箱2的转向机构,在所述转向机构上端面设置有与转向机构连接的转向推动机构;所述方向盘3通过液压转向器4和方向盘安装架5与转向推动机构的一端的上端面连接,所述转向推动机构通过液压转向器4与液压系统连接。
其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中箱6和箱体连接座7,所述中箱6的一端与后变速箱2连接,另一端与箱体连接座7的一端通过连接销8活动地连接,所述箱体连接座7的另一端与前变速箱1连接;所述转向推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箱体连接座7的上端面和中箱6的上端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巴贝锐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巴贝锐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0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