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堵漏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9893.X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冰;刘旷怡;焦运攀;阳俊;李红君;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刘童笛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堵漏 修补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堵漏材料,包含干粉砂料和粘结防水乳液,两者的重量比例为1:1~1.5。所述的干粉砂料包括重量百分比的以下成分:硅酸盐水泥20‑40%,粉煤灰5‑14%,二氧化硅20‑40%,丙基纤维素0.5‑1.5%,渗透结晶材料5‑9%,膨润土0.1%‑6%;所述的干粉砂料的总量是100%;所述的粘结防水乳液包括:丙烯酸酯乳液40‑65%,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10‑35%,聚乙烯醇胶粉液体10‑18%,水溶性甲基硅乳液3‑7%,丙二醇1‑6%,三聚磷酸钠1‑5%,氢氧化铝0.5‑1.5%,消泡剂0.01‑0.05%。本发明的堵漏材料使用有机高分子和无机物复合,得到的材料既体现了无机材料的刚性、尺寸稳定性,又显示了聚合物韧性、可加工性,产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韧性,刚度适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堵漏修补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隧道堵漏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堵漏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普通水泥加上促凝剂,促凝剂分无机和有机两类,无机促凝剂常用的有水玻璃,有机促凝剂包含有机溶液、脂肪酸金属盐等,这类材料优点:凝结时间非常快,能快速堵漏;第二类为合成堵漏材料,这类以普通水泥加上防水材料组成,多做成防水涂料;第三类使用快硬的硫铝酸盐水泥,达到快速封堵的效果。
以上常见堵漏材料部分存在凝结时间过快,操作时间太短,往往简单拌合即使用,和老混凝土粘接较弱,易脱落;有些水泥收缩较大,采用膨胀剂补偿收缩难以控制,影响建筑物耐久性;一般水泥基堵漏材料柔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堵漏材料所存在的凝结时间过快、粘接性能较弱、收缩系数控制不佳等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隧道堵漏材料。堵漏材料能够实现快速堵漏,同时保证遇水有一定膨胀,防水性能好、刚度合适、耐久性好。是一种自渗透型防水堵漏材料,使用方便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堵漏材料,包含干粉砂料和粘结防水乳液,两者的重量比例为1:1~1.5。
所述的干粉砂料包括重量百分比的以下成分:硅酸盐水泥20-40%,粉煤灰5-14%,二氧化硅20-40%,丙基纤维素0.5-1.5%,渗透结晶材料5-9%,膨润土0.1%-6%。所述的干粉砂料的总量是100%。
所述的粘结防水乳液包括:丙烯酸酯乳液40-65%,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10-35%,聚乙烯醇胶粉液体10-18%,水溶性甲基硅乳液3-7%,丙二醇1-6%,三聚磷酸钠1-5%,氢氧化铝0.5-1.5%,消泡剂0.01-0.05%。粘结防水乳液的成分基于重量百分比计算。
本发明的隧道堵漏材料,包括了干粉砂料和粘接防水乳液,使用的时候两部分混合均匀得到品质优良的堵漏材料,将其注入需要进行堵漏处理的隧道孔隙内,能够快速的固化结合,实现对于隧道的堵漏处理,并且本发明的堵漏材料对于一般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粘接特性,粘接的速度快而且粘接后的品质好,能够对于堵漏部位的混凝土基础结构形成良好的粘接效果,不易分离剥落,保证堵漏施工以后,堵漏部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的隧道堵漏材料的成分干粉砂料和粘结防水乳液的比例为1:1.2~1.4。粘接防水乳液的用量比干粉砂料略多,粘接防水乳液的成分多为液体成分具有固化后易收缩的特点,作为粘接成分其比例稍微多一点可以更好的保证堵漏材料固化后的性能。而干粉砂料是无机材料组成的基本不可压缩的骨料成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其固化后性质稳定可靠,特别是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使得其能够更好地渗透进入到空隙当中,对于相应的空隙提供最佳的堵漏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