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育秧复合营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8166.1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录久;吴萍萍;姚文麒;王明秀;王家嘉;王献志;汪明云;耿言安;杨中保;杨泽峰;马连;郭海;杨生华;张兆坤;李新耀;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龚存云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育秧 复合 营养 基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稻育秧复合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下列体积比的组分原料混合制成: 炭化稻壳5-35、草炭8-20、蛭石4-18、壮秧剂1-3、凹凸棒石粉3-6,将上述原料充分混和均匀,在过8-10 mm孔径筛,得到成品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复合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壮秧剂由沸石粉添加适量的矿质营养元素和生长调节剂混配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复合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棒石粉的粒径为0.25~0.40 mm,所述的蛭石粒径为2~5 mm;所述的草炭由商品草炭经摊开凉晒处理至含水量30~40%,去除石块后,再过8-10 mm孔径的筛子所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复合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炭化稻壳由纯稻壳在高温缺氧环境下制备而得,也可以购买市场出售的优质商品化炭化稻壳,也可以在实验室自行制备,所述的自行制备炭化稻壳的方法如下:
a 将稻壳装入容积2~3L的圆柱型钢制或铝制容器内,并用木槌向下挤压,尽量将稻壳压紧压实,然后拧紧盖子,保持密闭,防止空气再进入;
b 将装好稻壳的容器放入实验室的马福炉内,放置平稳,关闭炉门;
c 调节马福炉的温度控制器按钮,将其设置为350℃,接通电源,加热升温;
d 随着炉内温度的不断升高,有水蒸气和少量烟气排出,稻壳开始炭化,注意观察,使炉内温度保持在330~350℃范围内;
e 保持设定的温度,持续3~5小时,使容器内的稻壳逐渐完成炭化;
f 当炉内无白色的水蒸气或烟气排出时,切断电源,取出容器,让其自然降温;
g 当容器的温度降至室温附近时,拧开盖子,倒出来的是优质的炭化稻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复合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沸石为粉状斜发沸石,粒径为0.25~0.40 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复合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壮秧剂由下列方法制备:每47公斤沸石粉添加硫酸铵0.2~0.8 kg、尿素0.5~1.0 kg、磷酸铵0.4~1.2 kg、氯化钾0.5~1.5 kg、七水硫酸锌10~30 g、多效唑10~20 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复合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壮秧剂由下列方法制备而得:
a、将配方比例称取各组分原料,将称好的尿素、硫酸铵、磷酸铵和氯化钾用分别小型粉碎机粉碎,过1 mm筛备用;
b、将称量好的硫酸锌和多效唑分别加水充分溶解,然后喷在适量的沸石粉上,充分搅拌后 ,凉干备用;
c、将粉碎后的尿素、硫酸铵、磷酸铵和氯化钾,分别加入适量的沸石粉中,充分拌和均匀;
d、将步骤a、b、c所得到所有物料及余下的沸石粉混合在一起,在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过2 mm筛,凉干,包装,得到壮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81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专用有机生物肥料
- 下一篇:一种壳聚糖包膜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