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气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6916.1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常立宏;奚守谱;邵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F01D11/20 | 分类号: | F01D11/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6104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气 调节 汽轮机 间隙 方法 装置 | ||
1.喷气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一、汽轮机启动;启动之前,汽轮机的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的内孔表面与汽轮机叶片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在1.5至10毫米之间;
二、汽轮机达到正常转速后,调节设置在隔板内孔处的扶正器组件,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上轴瓦和下轴瓦逐步趋于合拢并环绕汽轮机主轴,以减小汽轮机主轴的径向跳动;
所述扶正器组件包括上轴瓦、下轴瓦和径向推进装置,上轴瓦和下轴瓦的内圆弧表面开有均布的微气孔,微气孔的进气端分别连通上轴瓦和下轴瓦的外圆弧表面上设置的高压气室,微气孔与高压气室组成气路系统,高压气室与微气孔相通使上轴瓦和下轴瓦的内表面形成气垫,高压气室的外表面与径向推进装置的前端端面固定,径向推进装置设置在隔板的内孔表面上开的安装孔内;
三、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组件,使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的内孔表面向汽轮机叶片外表面逐渐收拢,最终形成二者之间的间隙在0.15至0.45毫米之间;所述动叶顶部气封组件包括丝杠螺母机构、气封体、减速器和电机,动叶顶部气封组件镶嵌在汽轮机气室壳体的内壁中,电机通过减速器和丝杠螺母机构驱动气封体沿汽轮机主轴的径向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气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由结构相同的两个半密封圈(6-11)和至少四组传动机构组成,弯成半圆环状的半密封圈(6-11)的两端各设置一组传动机构;每组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齿轮(6-2)、主动齿轮(6-3)、第一定位轴承(6-4)、主动齿轮轴(6-5)、第二定位轴承(6-6)、驱动电机及减速器(6-7)、第三定位轴承(6-8)、驱动螺杆(6-9)和螺套(6-10),半密封圈(6-11)嵌装在汽轮机气室壳体(6-1)内侧面的凹槽(6-13)内,驱动电机及减速器(6-7)嵌装在汽轮机气室壳体(6-1)内,螺套(6-10)的一端与半密封圈(6-11)的外侧面连接,驱动螺杆(6-9)的一端旋合在螺套(6-10)的另一端内,驱动螺杆(6-9)的另一端与从动齿轮(6-2)同轴固定,从动齿轮(6-2)与主动齿轮(6-3)啮合,主动齿轮(6-3)与主动齿轮轴(6-5)的一端连接,主动齿轮轴(6-5)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及减速器(6-7)的转动轴连接,主动齿轮轴(6-5)通过第一定位轴承(6-4)和第二定位轴承(6-6)安装在汽轮机气室壳体(6-1)内,驱动螺杆(6-9)通过第三定位轴承(6-8)安装在汽轮机气室壳体(6-1)内,两个半密封圈(6-11)相扣合后形成整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气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两组距离传感器和一组振动传感器,第一组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气封体上以实时测量气封体与汽轮机叶片外表面的间隙和汽轮机叶片外表面的径向跳动;第二组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上轴瓦和下轴瓦上,以实时测量上轴瓦和下轴瓦与汽轮机主轴的间隙和汽轮机主轴的径向跳动;一组振动传感器设置在上轴瓦和下轴瓦的背面以采集振动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喷气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骤中还包括下述技术手段,在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上轴瓦和下轴瓦逐步趋于合拢并环绕汽轮机主轴的过程中,实时采集上轴瓦和下轴瓦与汽轮机主轴的间隙、高压气室内压力的变化和汽轮机主轴的径向跳动,如果间隙的减小、高压气室内压力的上升与跳动的减小同步延续,则继续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上轴瓦和下轴瓦逐步趋于合拢的动作;当检测到出现间隙的减小和高压气室内压力的上升与跳动的减小不能同步延续的情况时,停止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上轴瓦和下轴瓦合拢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气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气室内的压力为15至2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未经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9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型钢丝铠装电力电缆
- 下一篇:物理发泡同轴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