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心支承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6875.6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常立宏;宫志阳;奚守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F01D11/20 | 分类号: | F01D11/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6104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支承 调节 汽轮机 间隙 方法 装置 | ||
1.中心支承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承减振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间隙的方法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一、汽轮机启动;启动之前,汽轮机的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的内孔表面与汽轮机叶片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在1.5至10毫米之间;
二、汽轮机达到正常转速后,调节设置在隔板内孔处的扶正器组件,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上轴瓦和下轴瓦逐步趋于合拢并环绕汽轮机主轴,以减小汽轮机主轴的径向跳动;
所述扶正器组件包括上轴瓦、下轴瓦、一对上推杆、一对下推杆、四个推进装置和一对脂润滑装置,上轴瓦和下轴瓦的内外表面间开有润滑脂通道,两个脂润滑装置的出油端分别连通上轴瓦和下轴瓦的润滑脂通道,上轴瓦和下轴瓦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润滑脂通道相连通的油道,上轴瓦和下轴瓦对合后成为一个滑动轴承;所述上推杆和下推杆是具有长度方向弹性压缩的柔性杆,一对上推杆分别设置在上轴瓦的两边处,一对下推杆分别设置在下轴瓦的两边处;所述上轴瓦与下轴瓦接触的对合面为使上轴瓦的两边有向外分离的斜面;每个上推杆和每个下推杆的底端都设置一个推进装置;
三、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组件,使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的内孔表面向汽轮机叶片外表面逐渐收拢,最终形成二者之间的间隙在0.15至0.45毫米之间;所述动叶顶部气封组件包括丝杠螺母机构、气封体、减速器和电机,动叶顶部气封组件镶嵌在汽轮机气室壳体的内壁中,电机通过减速器和丝杠螺母机构驱动气封体沿汽轮机主轴的径向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心支承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两组距离传感器和一组振动传感器,第一组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气封体上以实时测量气封体与汽轮机叶片外表面的间隙和汽轮机叶片外表面的径向跳动;第二组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上轴瓦和下轴瓦上,以实时测量上轴瓦和下轴瓦与汽轮机主轴的间隙和汽轮机主轴的径向跳动;一组振动传感器设置在上轴瓦和下轴瓦的背面以采集振动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心支承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骤中还包括下述技术手段,在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上轴瓦和下轴瓦逐步趋于合拢并环绕汽轮机主轴的过程中,实时采集上轴瓦和下轴瓦与汽轮机主轴的间隙和汽轮机主轴的径向跳动及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当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增强并且通过间隙和汽轮机主轴的径向跳动判断出上轴瓦或下轴瓦上的油膜与汽轮机主轴已有接触后,如果间隙的减小与跳动的减小同步延续,则继续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上轴瓦和下轴瓦逐步趋于合拢的动作;当检测到出现间隙的减小与跳动的减小不能同步延续的情况时,停止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上轴瓦和下轴瓦合拢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心支承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骤还包括下述技术手段,在使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的内孔表面向汽轮机叶片外表面收拢的过程中,实时采集气封体与汽轮机叶片外表面的间隙和汽轮机叶片外表面的径向跳动和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数据,以保证间隙的数值始终大于径向跳动的数值,如果出现振动数据异常增大,则立即反向动作增大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的内孔表面与汽轮机叶片外表面的距离,待振动数据恢复到异常增大之前时,再恢复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心支承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距离传感器选择为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选择为动圈式振动速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未经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8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烟无卤中高压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阻燃型架空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