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去除录音回声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5440.X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3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代峰;杨静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喇叭信号 麦克信号 去除 回声 录音 采集 多声道录音 发送指令 回声功能 时钟采集 晶振 芯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时去除录音回声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在控制器不支持多声道录音的芯片上实现去回声功能。该方法包括:向第一控制器及第二控制器发送指令,指示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同一晶振提供的时钟采集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采集麦克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采集喇叭信号;将所述麦克信号和所述喇叭信号调整至同一起始时间;根据所述喇叭信号,去除所述麦克信号当中的回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去除录音回声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带有喇叭与麦克风的产品中,当喇叭放音的同时使用麦克风录音,录音数据中,往往会录进去一些喇叭的声音。而这部分喇叭的声音会影响到录音效果,需要去掉,这就是去回声。很多场景都需要该功能,比如:电话会议,带语音识别的智能音箱等。去回声的原理如图1所示,麦克(Microphone)录下语音(Speech)之后,产生上行信号(uplink signal),同时,喇叭(Speaker)接收下行信号(downlink signal)产生外放声音,外放声音在麦克处产生回声(Echo);通过语音端子(Voice Terminal)将喇叭声音输入回声消除器(AcousticEcho Chancellor,AEC),从而消除回声。
去回声算法对喇叭声音与麦克声音的同步性要求很高,只有两种声音都准确同步,去回声算法才能将回声去除干净。当前,很多带有去回声功能的产品,往往使用多声道录音接口,来实现去回声的时间同步。图2是一个使用多声道内置音频集成电路(Inter-ICSound,I2S)接口去除录音回声的示意图: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的多声道I2S控制器(Multi channel I2S Controller)外接模数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与数模转换(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芯片,再由这些芯片,外接麦克(Microphone Array)与喇叭。多声道I2S接口各个声道使用相同的采样率,同时获取麦克风录音与喇叭参考音,作为去回声算法的源数据。这样,可以较方便实现去回声的时间同步。因为多声道I2S各声道由同一控制器控制,同时启动录音,保证了起点同步,并且多声道I2S的时钟相同,保证了速度同步。
由于控制器支持多声道录音的芯片价格较贵,且可供选择的型号较少,导致芯片选型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在控制器不支持多声道录音的芯片上实现去回声,现有技术尚未给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时去除录音回声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在控制器不支持多声道录音的芯片上实现去回声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实时去除录音回声的方法,包括:
向第一控制器及第二控制器发送指令,指示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同一晶振提供的时钟采集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采集麦克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采集喇叭信号;
将所述麦克信号和所述喇叭信号调整至同一起始时间;
根据所述喇叭信号,去除所述麦克信号当中的回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预先禁用处理器cpu的中断调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令,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器采集麦克信号所使用的倍频、分频参数,以及,所述第二控制器采集喇叭信号所使用的倍频、分频参数;其中,所述倍频、分频参数用于确定采样频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麦克信号和所述喇叭信号调整至同一起始时间,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5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