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1872.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上村直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27/03 | 分类号: | C03B27/03;C03C21/00;B24B37/04;B24B37/07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强化 玻璃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码相机、手机或便携式信息终端PDA(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等平板显示装置中,为了提高显示器的保护和美观,将薄板状的保护玻璃以成为比图像显示部分更宽的区域的方式配置在显示器的正面。玻璃虽然理论强度高,但是会由于受到损伤而导致强度大幅降低,因此,使用通过离子交换等在玻璃表面上形成有压应力层的化学强化玻璃作为要求强度的保护玻璃。
随着对平板显示装置的轻量化和薄型化的要求,要求保护玻璃本身也变薄。因此,为了满足该目的,对保护玻璃要求更高的面强度。
为了提高化学强化玻璃的强度,已知以往在化学强化处理后实施表面蚀刻处理(专利文献1)。
在此,关于玻璃的强度,已知玻璃中的氢(水分)的存在会导致玻璃的强度降低(非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1638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S.ITO et.al.,“Crack Blunting of High-Silica Glas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Vol.65,No.8,(1982),368-371
非专利文献2:Won-Taek Han et.al.,“Effect of residual water in silica glass on static fatigue”,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127,(1991)97-104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化学强化后有时玻璃的强度会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环境中的水分进入玻璃表层中,由此产生化学缺陷。另外还发现,该现象并不限于化学强化,也会由于在玻璃的制造工序中经历升温工序而发生。
作为除去玻璃表层的水分的方法,考虑通过对化学强化后的玻璃表面进行研磨、或者将其浸渍于氢氟酸等而进行蚀刻处理等方法,削掉含有水分的层。但是,研磨会损伤玻璃表面,有可能强度反而降低。另外,在玻璃表面上具有潜在损伤(潜傷)的情况下,如果使用氢氟酸等进行蚀刻处理,则潜在损伤会扩大,有时会发生由凹坑导致的外观不良。此外,氢氟酸从安全方面考虑在操作中需要注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虽然进行了化学强化但是有效地抑制了玻璃的强度降低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制造化学强化玻璃时,在进行离子交换工序之前设置对玻璃表面进行研磨的工序,在该进行研磨的工序中,使用特定的研磨垫进行研磨,由此得到落球试验中的面强度(落球面强度)优异的化学强化玻璃,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示。
[1]一种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通过使包含钠的玻璃与包含硝酸钾的无机盐组合物接触而使玻璃中的Na离子与所述无机盐组合物中的K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的工序,其中,
所述无机盐组合物包含选自由K2CO3、Na2CO3、KHCO3、NaHCO3、K3PO4、Na3PO4、K2SO4、Na2SO4、KOH和NaOH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盐或碱,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在所述进行离子交换的工序之前对玻璃表面进行研磨的工序,
在所述进行离子交换的工序之后对玻璃进行酸处理的工序,和
在所述进行酸处理的工序之后对玻璃进行碱处理的工序;
在所述进行研磨的工序中,使用肖氏A硬度为25°~65°且100g/cm2下的沉入量为0.05mm以上的研磨垫进行研磨。
[2]如上述[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肖氏A硬度为45°~60°。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进行研磨的工序中,使用表面为无纺布的研磨垫进行研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