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9764.2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晋;张晓;孙松;张永祥;明庭果;沈月霞;张亚明;崔向英;王艳宾;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E04B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设计 装配式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物墙体一般采用普通实心粘土砖垒砌而成,在其墙体重量大的情况下,还存在需耗费大量土地资源的情况,不环保。另外,该建筑自开工至完工需要大量的时间,这种时间的耗费不利于现代都市快节奏的发展。因此,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逐步发展,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将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此发展趋势为快速拼接的模块化结构。
现有的模块化装配形式为直接堆叠的方式,该方式存在着各模块之间衔接的方式不稳固,每个模块之间的连接薄弱,对墙体有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横向定位的、由多个空心砖垒砌而成的,实现快速拼接的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由多块空心砖垒砌而成,所述空心砖的端面为长方形,空心砖包括榫头、凹部、凸起和定位孔,所述榫头和凹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空心砖长方形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上,所述榫头与所述凹部结构吻合;所述凸起和定位孔能完全吻合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空心砖的两个端面上,所述凸起和定位孔的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榫头和凹部贯通所述空心砖。
优选的,所述榫头为沿所述空心砖一侧面延伸出的等腰梯形,所述凹部为沿所述空心砖另一侧面内陷的等腰梯形。
优选的,所述凸起和定位孔的数量均为两个,在所述空心砖的端面上成对角设置。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圆柱、圆台或圆锥中的任意一种或者组合。
优选的,所述空心砖在其长方形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有隔热层、隔音通孔和防火层,所述隔热层、隔音通孔和防火层在空心砖内并贯通所述空心砖。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的外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的所述榫头和凹部的结合有效提高了所述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垒砌时的水平度;所述凸起和定位孔的结合有效提高了所述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垒砌时的垂直度。以上两种方式结合,在实现墙体快速拼接成型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所述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的牢固性,不易滑动,减少偏差量,提高质量。
二、所述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具有隔音、隔热和防火的功能,避免外部噪音的影响,室外高温的隔离和室内温度的保温,防止火灾蔓延,使房屋冬暖夏凉,在大大提高居住舒适性和健康性的同时,还能节约大量的电能,达到国家节能环保减排的住宅建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中部分空心砖拼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中部分空心砖拼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中部分空心砖拼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中部分空心砖拼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所述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100由多块空心砖1水平横向和竖直纵向垒砌而成。
所述空心砖1为长方体结构,其具有上、下两个端面,端面为长方形。长方形具有两长边和两宽边。所述空心砖1包括榫头11、凹部12、凸起13、定位孔14、隔热层15、隔音通孔16和防火层17。
所述榫头11和凹部12外形结构吻合。榫头11和凹部12分别设置于所述空心砖1长方形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即两宽边的延伸侧面上。所述榫头11和凹部12位置对应,且贯通所述空心砖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