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桻子工夫红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9098.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向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施三根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夫 红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桻子工夫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采茶:从茶树兜、主干上采下桻子茶,长为7cm的三叶一枪、长为5cm的两叶一枪、长为3cm的一叶一枪的鲜嫩茎叶;用竹篮盛装,不得损伤外形;b.摊青:将鲜叶轻摊放在摊青室内,鲜叶摊放为厚度2-5cm,鲜叶摊放700—800g/m2,摊放时间4-8h,摊青室内温度为18℃-22℃,摊放至缩水15%-20%,叶质变软,发出清香为适度;c.萎凋:桻子茶经过摊青后,移入萎凋槽冷热风交替萎凋,萎凋槽10平方米,摊叶厚度为5-8cm,每个萎凋槽放置30斤,热风控制在50℃,与冷风交替食用,平均温度控制在30℃,三叶一枪萎凋3h,二叶一枪萎凋2.5h,一叶一枪萎凋2h,然后停止冷热风摊凉1小时;冷热风交替萎凋后再进行第二次萎调,在29℃下摊叶厚度为5-8cm,三叶一枪萎凋5h,二叶一枪萎凋4h,一叶一枪萎凋3h,每1h翻动一次,使萎凋程度均匀一致,鲜叶含水量至63%,鲜叶减重量35%;d.做青:将萎凋后的桻子茶放入竹筐中做青30分钟,堆叶厚度为20-25cm;e.揉捻:将做青后的桻子茶经手工做形,用手掌顺同一个方向精细轻-重-轻的揉捻成条形,揉捻均匀,一次茶揉捻时间为30分钟,制成茶胚,通过揉捻破损茶叶细胞组织,细胞破坏率达45%,同时让叶片水分重新分布以保证外形完整,溢出茶汁,增强了茶叶的清香浓郁;f.发酵:将茶叶置于竹筐中用湿润的棉纱布覆盖在竹筐上,棉纱布湿润度以不滴水为适宜,平躺放置,发酵时间不少于6h,每2h翻动1次,期间不少于3次;g.高温烘焙:把揉捻后的茶叶进行高温烘焙,共分两次烘焙,1次烘焙温度为110℃-120℃,烘焙时间为45分钟;每15-20分钟翻动一次,期间翻动不少于2次;2次烘焙温度90℃-95℃,烘培时间为25分钟,当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即制成成品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桻子工夫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采茶:从茶树兜、主干上采下桻子茶,长为7cm的三叶一枪、长为5cm的两叶一枪、长为3cm的一叶一枪的鲜嫩茎叶;茶农须在晴天或阴天无露水,上午8—11时及下午2-4时手工精细采摘,在手提竹篮里盛装,竹篮分三个隔断,分三种型号小心轻放,在竹篮里顺方向依次排列整齐,竹筐运输,不得搅乱顺序,不得混装型号,不得损伤外形;b.摊青:将鲜叶按照采摘摆放的顺序,依次细心的从竹筐里拿出,轻摊放在摊青室内,鲜叶摊放为厚度2-5cm,鲜叶摊放700—800g/m2,摊放时间4-8h,摊青室内温度为18℃-22℃,摊放至缩水15%-20%,叶质变软,发出清香为适度;与常规名优茶摊青不同的是厚度要薄,细心拿出,小心轻放,时间要长,不得随意摊撒,须按顺序,排列整齐,不伤叶片;c.萎凋:桻子茶经过摊青后,移入萎凋槽冷热风交替萎凋,萎凋槽10平方米,摊叶厚度为5-8cm,每个萎凋槽放置30斤,热风控制在50℃,与冷风交替食用,平均温度控制在30℃,三叶一枪萎凋3h,二叶一枪萎凋2.5h,一叶一枪萎凋2h,然后停止冷热风摊凉1小时;冷热风交替萎凋后再进行第二次萎调,在29℃下摊叶厚度为5-8cm,三叶一枪萎凋5h,二叶一枪萎凋4h,一叶一枪萎凋3h,每1h翻动一次,使萎凋程度均匀一致,将鲜叶萎凋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无枯芽、焦边、叶子泛红现象;叶质柔软,摩擦叶片无响声,手握成团,松手时叶子不易弹散,嫩茎梗折而不断;青草气部分消失,略显清香;鲜叶含水量至63%,鲜叶减重量35%;d.做青:将萎凋后的桻子茶放入竹筐中做青30分钟,堆叶厚度为20-25cm;做青能适当调节萎凋过程中水分蒸发和内含物自体分解,为了保障桻子茶形体完好不受损伤,采用晾青,晾青又称静置、等青、摊青,在晾青过程中,做青叶处于相对停止状态,叶片继续蒸发水分,叶片失水多,梗里失水少,叶片又呈凋萎状态,称为退青,在做青过程中,叶片进行着萎凋的化学变化,绿色逐渐减退,边缘部位逐渐变红,当叶子呈现边缘红,中间青,叶脉透明,形状如汤匙,外观硬挺,手感柔软,散发出浓郁的兰花香,便是做青适度;e.揉捻:将做青后的桻子茶经手工做形,用手掌顺同一个方向精细轻-重-轻的揉捻成条形,揉捻均匀,一次茶揉捻时间为30分钟,制成茶胚,通过揉捻破损茶叶细胞组织,细胞破坏率达45%,同时让叶片水分重新分布以保证外形完整,溢出茶汁,增强了茶叶的清香浓郁;f.发酵:将茶叶置于竹筐中用湿润的棉纱布覆盖在竹筐上,棉纱布湿润度以不滴水为适宜,平躺放置,发酵时间不少于6h,每2h翻动1次,期间不少于3次;所述发酵将茶叶置于半封闭的容器中采取半封闭发酵,发酵中所需要的湿度是靠本身青叶的水份回流保证湿度;g.高温烘焙:把揉捻后的茶叶进行高温烘焙,共分两次烘焙,1次烘焙温度为110℃-120℃,烘焙时间为45分钟;每15-20分钟翻动一次,期间翻动不少于2次;2次烘焙温度90℃-95℃,烘培时间为25分钟,当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即制成成品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施三根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恩施三根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0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