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计算机进行变电架构的选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6180.X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3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宇;冯舜凯;李静宜;闫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3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计算机 进行 变电 架构 选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变电架构的选材方法及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对杆件截面进行强度计算的步骤、将杆件截面的强度与设计强度进行对比的步骤、根据对比结果迭代调整杆件截面的步骤、通过迭代调整得出在每种工况条件下的能够满足设计强度的各个最小截面的步骤、通过将各个最小截面进行惯性矩对比得出满足所有工况的杆件截面,本发明通过根据杆件截面强度与设计强度的差自动迭代调整杆件截面,能够快速筛选出在各种工况下满足设计强度的最小杆件截面,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变电架构的选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三维设计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设计中,目前国内已开发了部分架构设计软件,主要以电气专业为主,但对于土建构架部分,尤其是结构设计部分,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变电构架设计的智能专用设计软件,变电土建设计人员多采用STAAD、ANSYS、迈达斯等软件进行建模计算,此类软件建模繁琐且工作量大,工作效率较低,尤其是对于杆件较多的联合构架,建模工作效率更为低下,因此针对变电工程的专业软件开发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变电架构的选材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利用计算机进行变电架构的选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杆件预设的初始截面在各工况条件下进行应力分析;
步骤B、根据应力分析结果和杆件截面信息,计算各工况下的杆件强度;
步骤C、判断目前杆件截面的强度与设计要求强度的差,自动进行迭代调整步骤A中的杆件截面;
步骤D、重复步骤A、B、C直到杆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强度为止,从而分别得出杆件在各工况下的截面;
步骤E、比较各工况的截面的惯性矩,并提取较大惯性矩的截面以及其对应的工况。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A中,进行应力分析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E中,惯性矩的数值相同大时,比较相同惯性矩的工况截面的应力比,并提取应力比大的工况截面。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E结束后,还包括将提取的工况及截面信息再次代入步骤A、B、C循环,直到截面信息不再有变化,得到最终的杆件截面。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最终的杆件截面及其对应的工况均以表格的形式输出到计算机办公软件中。
利用计算机进行变电架构的选材装置,包括:输入模块、应力分析模块、强度计算模块、强度对比模块、迭代调整模块、惯性矩计算模块和提取模块,
所述应力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输入模块的数据后进行应力分析,
所述强度计算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应力分析模块的数据后进行杆件截面的强度计算,
所述强度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来自强度计算模块的杆件截面强度与设计强度,得出强度差,
所述迭代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强度对比模块的强度差对本次杆件截面进行一次迭代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截面数据导入应力分析模块,
所述应力分析模块接收来自迭代调整模块的数据后进行应力分析,
如此循环,直到所述强度对比模块得出的强度差为正数时,将此次计算的杆件截面数据导入惯性矩计算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6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