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环境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5730.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1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龙;郭丽琴;邢驰;徐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仿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6/904 | 分类号: | G06F16/904;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环境 仿真 数据 可视化 协作 应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云环境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动态感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仿真数据需求,根据仿真数据的结构类型对仿真数据需求进行分类;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分类得到的各类仿真数据需求为仿真数据匹配相应的处理过程;
所述仿真数据的结构类型为结构化仿真数据、二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和三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可实现各类数据排序组合、可视化调整,所述排序组合对所述结构化仿真数据、二维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关键词的排序以及对结构化仿真数据进行逻辑计算操作;可视化调整对所述三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的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显示提供统一的缩放、旋转功能;
数据可视化模块,用于对相应的仿真数据进行实时加载和可视化共享;
协作应用模块,用于实现仿真数据的多工作空间的协同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化仿真数据为信息结构、存储位置、信息值域相对固定的仿真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包括方案文档、设计图纸和现场图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包括不同类型仿真软件设计的三维仿真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结构化处理子模块、二维非结构化处理子模块和三维非结构化处理子模块;
所述结构化处理子模块用于在仿真云环境服务端的仿真数据资源库中检索结构化仿真数据资源,组合构建结构化仿真数据;
所述二维非结构化处理子模块用于对二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进行插件式集成;
所述三维非结构化处理子模块用于对三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进行统一描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可视化模块包括结构化可视子模块、二维非结构化可视子模块和三维非结构化可视子模块;
所述结构化可视子模块用于通过动态加载服务端数据、生成网页表单的形式可视化展示与共享结构化仿真数据;
所述二维非结构化可视子模块用于通过第三方控件提供二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只读权限的在线预览功能;
所述三维非结构化可视子模块用于通过统一三维结果模型展示插件对三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进行全角度可视化预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应用模块包括结构化协作子模块和二维\三维非结构化协作子模块;
所述结构化协作子模块用于通过自定义流程、电子会签的在线协作方式,实现对结构化仿真数据的多工作空间的协作交互;
所述二维\三维非结构化协作子模块通过在线批注或标注的方式,实现对二维\三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的多工作空间的协作交互。
8.一种基于云环境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接收用户的仿真数据需求,根据仿真数据的结构类型对仿真数据需求进行分类;
S2:对分类得到的各类仿真数据需求匹配相应的仿真数据处理过程;所述仿真数据的结构类型为结构化仿真数据、二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和三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各类数据进行排序组合、可视化调整,所述排序组合对所述结构化仿真数据、二维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关键词的排序以及对结构化仿真数据进行逻辑计算操作;可视化调整对所述三维非结构化仿真数据的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显示提供统一的缩放、旋转功能;
S3:对相应的仿真数据进行实时加载和可视化共享;
S4:实现仿真数据的多工作空间的协同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仿真中心,未经北京仿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7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滴定针头
- 下一篇:全景图展示的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