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效除锈的自动喷砂除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2107.5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8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江;李友;刘然;郭奇超;闫洁;张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行走机构 喷砂除锈 开合架 除锈 横向支架 喷枪组件 定位架 密闭式 双效 可转动连接 除锈机构 管道补口 横向延伸 驱动机构 相对设置 浮动式 外侧板 旋转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效除锈的自动喷砂除锈设备,属于管道补口领域。该设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弧形定位架、通过旋转轴与弧形定位架的两端可转动连接的四个弧形开合架、设置在相对的两个弧形开合架之间的第一横向行走机构和浮动式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横向行走机构上的密闭式喷枪组件。该设备还包括:开放式除锈机构,其包括设置在弧形开合架的外侧板面上,且沿横向延伸的横向支架;沿横向支架横向运动的第二横向行走机构;设置在第二横向行走机构上的开放式喷枪组件。该设备即适用于密闭式喷砂除锈,又适用于开放式喷砂除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补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效除锈的自动喷砂除锈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管道补口工艺中,为了获得良好的补口质量,通常在补口之前对管道待补口区域进行喷砂除锈处理,一般来说,对于在役管道修复或要求用非金属砂料的区段,采用开放式喷砂除锈方式,而对于在建管道现场防腐或要求用金属砂料的区段,采用密闭式喷砂除锈方式。其中,开放式喷砂除锈多通过人工手持开放式喷枪组件,将石英砂、棕刚玉、石榴石等非金属类磨料喷射到管道表面进行除锈,该非金属类磨料冲击至管道表面后四散至外界,不能被回收。而密闭式喷砂除锈多采用自动喷砂除锈设备,由其上的密闭式喷枪组件将铸钢砂、钢丝段、钢丸等金属类磨料喷射到管道表面进行除锈,该金属类磨料冲击至管道表面后再被密闭式喷枪组件回收,以再循环利用。由于人工除锈劳动强度大,并且除锈质量难以控制,而采用自动喷砂除锈设备除锈劳动强度低,效率高且除锈质量可控,所以,提供一种自动喷砂除锈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举例来说,CN103016905A公开了一种自动喷砂除锈设备,包括两个相对的弧形定位架以及通过旋转轴与弧形定位架的两端可转动连接的弧形开合架,位于同侧的两个弧形开合架在液压缸的控制下进行开与合,以卡住待补口的管道。在相对的两个弧形开合架之间设置有横向行走机构和浮动式驱动机构,在横向行走机构上设置密闭式喷枪组件(包括喷枪架、设置在喷枪架上的喷嘴以及磨料回收件)。应用时,使用弧形开合架卡住待补口的管道,使横向行走机构进行横向运动来带动密闭式喷枪组件进行横向运动,进而对管道的部分外壁进行喷砂除锈处理,待完成该部分外壁的除锈作业后,利用浮动式驱动机构使该喷砂除锈设备绕着管道转动一定的角度,对管道另外部分的管壁进行除锈作业。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自动喷砂除锈设备仅适用于密闭式喷砂除锈,对于在役管道来说,有些区段须密闭式除锈,而有些区段须人工进行开放式除锈,如此影响施工效率且难以保证除锈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即适用于密闭式喷砂除锈,又适用于开放式喷砂除锈的具有双效除锈功能的自动喷砂除锈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效除锈的自动喷砂除锈设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弧形定位架、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弧形定位架的两端可转动连接的四个弧形开合架、设置在相对的两个所述弧形开合架之间的第一横向行走机构和浮动式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行走机构上的密闭式喷枪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喷砂除锈设备还包括:开放式除锈机构;
所述开放式除锈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弧形开合架的外侧板面上,且沿横向延伸的横向支架;
沿所述横向支架横向运动的第二横向行走机构;
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行走机构上的开放式喷枪组件。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支架为条板状结构,一端通过衬板固定在所述弧形开合架的外侧板面上;
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二横向行走机构滑落的止挡件。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支架面向待除锈管道的板面上沿横向设置有一条加强筋板。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横向行走机构包括:方形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2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砂玻璃生产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防堵塞的水雾磨料混合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