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动态模糊的方法以及头戴式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1666.4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动态 模糊 方法 以及 头戴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视频信号,且特别涉及头戴式显示装置及应用于其的降低动态模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应用需求增加,头戴式显示装置近来逐渐受到欢迎。头戴式显示装置(head mounted display,HMD)指戴于头上的显示装置,头戴式显示装置具有小型显示面板于单眼或双眼前方,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为常用的头戴式显示面板。由于液晶显示是“保持类型”(hold-type)显示器,相对于例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的“脉冲类型”(impulse-type)显示器,液晶显示面板容易出现动态模糊(motion blur)问题。而因为下列两个原因,动态模糊问题在头戴式显示装置更加严重,第一,头戴式显示装置非常靠近使用者眼睛,第二,虚拟现实应用显示的影片常是对应于使用者频繁的头部移动。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在头戴式显示装置降低动态模糊的方法,乃目前业界致力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降低动态模糊的方法以及头戴式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在头戴式显示装置的视频信号中降低动态模糊的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视频信号,视频信号包括第一画面及第二画面。追踪使用者的眼球移动以决定使用者观赏区域。产生介于第一画面及第二画面之间的中间画面。显示第一画面、中间画面、及第二画面。其中产生中间画面的步骤包括仅合成中间画面于使用者观赏区域的像素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包括图形处理单元、眼球追踪装置、显示驱动器、以及显示面板。图形处理单元用以提供视频信号,视频信号包括第一画面及第二画面。眼球追踪装置用以追踪使用者的眼球移动以决定使用者观赏区域。显示驱动器用以合成中间画面仅在使用者观赏区域的像素值,中间画面插入于第一画面及第二画面之间。显示面板由显示驱动器驱动以显示第一画面、中间画面、以及第二画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在头戴式显示装置的视频信号中降低动态模糊的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视频信号。追踪使用者的眼球移动以决定使用者观赏区域。根据使用者观赏区域,调整背光模块的启动时间,以将视频信号显示于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眼球追踪装置、以及背光模块。眼球追踪装置用以追踪使用者的眼球移动以决定使用者观赏区域。背光模块周期性地启动及关闭以照亮显示面板,并根据使用者观赏区域调整启动时间。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于视频信号中降低动态模糊的方法流程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绘示使用者眼睛以及具有眼球追踪装置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头戴式显示装置的一种范例图像数据流示意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头戴式显示装置的一种范例图像数据流示意图。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于视频信号中降低动态模糊的方法流程图。
图7A及图7B绘示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范例鬼影图像示意图。
图8绘示将背光模块的启动时间提前的范例示意图。
图9绘示将背光模块的启动时间延后的范例示意图。
图10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1绘示控制背光时间的一种范例实作示意图。
图12绘示具有两个分别用于不同眼睛的背光单元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2:头戴式显示装置
140:图形处理单元
142、162、242、262:眼球追踪装置
144:显示驱动器
146、166、246、266:显示面板
163、165、263、265:透镜
173、273:左眼图像
175、275:右眼图像
223:左眼背光模块
225:右眼背光模块
243:背光模块
249:多工器
251、252、291、292:周期
271、272:平行四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