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重要负荷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1202.3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邾玢鑫;赵宇辉;黄悦华;王辉;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2 | 分类号: | H02J3/02;H02J9/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要 负荷 直流 混合 配电 系统 | ||
1.一种含重要负荷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含有一个变电站(1);
含有一个AC/DC双向变流器(2);
含有一个总开关件(3);所述总开关件(3)设在变电站(1)出口侧;
含有一个滤波电容器(4);
含有至少一个交流负荷(8);
含有至少一个连接第一分支开关件(6)的第一配电箱(7);
含有一个电动汽车充放电站,所述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包含:
一个平波电抗器(5)、
一条直流母线DC bus (9)、
一个连接DC/AC逆变器(11)的站内负荷(13)、
至少一个连接DC/DC变换器(10)的电动汽车充电桩(12);
所述变电站(1)低压侧中性点与AC/DC双向变流器(2)相连;
所述变电站(1)低压侧中性点通过总开关件(3)、同线交直流馈送线路分别与滤波电容器(4)一侧、平波电抗器(5)一侧相连;
滤波电容器(4)另一侧、平波电抗器(5)另一侧分别连接交流母线AC bus、直流母线DCbus (9);
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2)直流侧与变电站(1)低压侧中性点相连,AC/DC双向变流器(2)交流侧与交流主网相连;
所述DC/DC变换器(10)低压侧与电动汽车充电桩(12)相连,DC/DC变换器(10)高压侧与直流母线DC bus (9)相连;
所述DC/AC逆变器(11)交流侧与站内负荷(13)相连,DC/AC逆变器(11)直流侧与直流母线DC bus (9)相连;
所述第一分支开关件(6)一侧通过第一配电箱(7)与交流负荷(8)相连,第一分支开关件(6)另一侧与交流母线AC bus相连;
第二分支开关件(14)一侧连接同线交直流馈送线路,第二分支开关件(14)另一侧连接逆变器(15)一侧,逆变器(15)另一侧连接直流母线DC bus(9);
所述第一分支开关件(6)一侧通过第一配电箱(7)与重要负荷相连,第一分支开关件(6)另一侧与交流母线AC bus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重要负荷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开关件(3)为空气开关或者断路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重要负荷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开关件(6)为空气开关或者断路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重要负荷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开关件(14)为空气开关或者断路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重要负荷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12)接口处DC/DC变换器(10)是双向的,电动汽车充电桩(12)通过双向的DC/DC变换器(10)向居民负荷反送电能。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含重要负荷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1)、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交流主网中的交流电经过AC/DC双向变流器(2)整流为直流电,经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输电线路,输送至直流负载的目的区域后,经平波电抗器(5)处理后连入直流母线DC bus(9),DC/DC变换器(10)、DC/AC逆变器(11)将电能分别供给电动汽车充电桩(12)、站内负荷(13);经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输电线路,输送至交流负载的目的区域后,经滤波电容器(4)处理后连入交流母线AC bus,第一配电箱(7)将电压等级处理后,供给居民用电和重要负荷;此时第二分支开关件(14)处于断开状态;
2)、当配电网中某用户支路发生故障时,立即断开故障所在支路的第一分支开关件(6),将故障支路与配电网分离,其他非故障居民用户支路则不受故障支路影响,而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当故障支路的故障排除后,再通过控制第一分支开关件(6),将该故障支路重新投入配电网系统,以期尽可能减小故障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
3)、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总开关件(3)立刻断开,第二分支开关件(14)闭合,含电动汽车充放电站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12),通过DC/DC变换器(10)、逆变器(15)反送电能供给居民负荷和重要负荷,以应对故障紧急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2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机供电系统
- 下一篇:原料加载设备及加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