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掺杂樟脑磺酸根离子合成手性导电聚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9976.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孔泳;于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C08G7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掺杂 樟脑 酸根 离子 合成 手性 导电 聚合物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掺杂樟脑磺酸根离子合成手性导电聚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电聚合掺杂樟脑磺酸根离子的聚合物膜、过氧化聚合物复合膜、电化学法识别色氨酸对映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掺杂樟脑磺酸根离子聚合物的方法简便易行,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且该过氧化聚合物复合膜修饰电极能高效地识别色氨酸对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掺杂樟脑磺酸根离子合成手性导电聚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电化学分析和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手性工程的崛起,所以发展经济、快速、灵敏和实时的手性识别技术显得十分必要。手性传感器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可应用于过程检测、过程控制和临床诊断等生产生活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导电聚合物又称导电高分子,是指通过掺杂等手段,能使得电导率在半导体和导体范围内的聚合物。通常指本征导电聚合物,这一类聚合物主链上含有交替的单键和双键,从而形成了大的共轭π体系。π电子的流动产生了导电的可能性。没有经过掺杂处理的导电聚合物电导率很低,属于绝缘体。导电聚合物材料不仅仅具有金属和无机半导体的各项特性,还具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常用的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有: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
作为开创了手性大分子全新领域的手性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对科学研究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手性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优点在于:导电性能佳;在溶液里,能体现其良好的承受pH值发生转变的能力;在溶液里,具有出色的氧化还原性;良好的手性选择性;优异的分子识别能力。这些能力使其将来会在电化学开关、手性色谱、手性化学传感器、膜层析技术及表面修饰电极等领域得到广泛发展。当作为手性基质或手性电极材料对具备手性的导电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进行使用时,后者具有独特的力学、电学和电化学特性会在使用过程中被表现出来。利用能被聚合物骨架官能团吸附的特性,微粒、动植物体内的薄膜与纳米纤维等都可以运用它们制作,应用这些功能,可以在特定分子的识别、提纯开展上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樟脑磺酸是一种手性有机酸,天然樟脑是用樟树作原料,经水蒸气蒸馏、分馏和升华等操作得到的,为右旋体,合成产物为消旋体。10-樟脑磺酸是樟脑经过磺化反应而得到的。
本发明选用单体分子作为基质材料进行掺杂处理,将手性阴离子掺杂到单体分子的聚合反应中。实验通过电化学手段使单体分子在(+)-10-樟脑磺酸水溶液中进行聚合,形成樟脑磺酸根离子掺杂的聚合物复合膜材料,并应用于电化学识别色氨酸对映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手性阴离子掺杂到单体分子的聚合反应中,合成手性导电聚合物并将其应用于电化学手性识别的研究。
本发明所述一种通过掺杂樟脑磺酸根离子合成手性导电聚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a、电聚合掺杂樟脑磺酸根离子的聚合物膜:将单体分子溶解在(+)-10-樟脑磺酸溶液中混合均匀配制成单体混合液,实验采用三电极体系,玻碳电极(直径3mm)为工作电极,铂片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将其浸入混合液中,施加相应电流进行恒电流聚合,得到掺杂樟脑磺酸根离子的聚合物膜修饰电极。
b、过氧化聚合物复合膜:实验采用三电极体系,聚合物复合膜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将其浸入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得到过氧化的聚合物复合膜修饰电极。
c、电化学法识别色氨酸对映体:实验采用三电极体系,过氧化聚合物复合膜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将其分别浸入配制的L-/D-色氨酸溶液中,静置后进行差分脉冲扫描。
进一步,步骤a中混合液中(+)-10-樟脑磺酸的浓度为0.01~0.5M,单体的浓度为0.05~2.0M,进行恒电流聚合,施加电流为0.3mA,电聚合时间为10~6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99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鉴别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方法
- 下一篇:检测溶液中酪氨酸浓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