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超音速二维流场的稳态温度压力组合探针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6236.3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0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伟;马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23/26 | 分类号: | G01L23/2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超音速 二维 稳态 温度 压力 组合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度、压力测试技术领域,涉及超音速二维流场的稳态温度、稳态压力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测量超音速二维流场的稳态温度压力组合探针,适用于超音速平面叶栅风洞、叶轮机械进口、出口和级间超音速二维稳态流场的测试。
背景技术
测量涡轮导向器出口的超音速二维稳态流场,目前一般采用三孔压力探针,借助安装在机匣上的位移机构,带动三孔压力探针前往被测位置,进行测量。三孔压力探针只能提供来流总压、静压、偏转角和马赫数,由于三孔压力探针不能测得温度数据,不能从三孔压力探针测得的数据中计算得到来流速度数据。温度是表征来流热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目前测量来流温度需要采用单独的总温探针,同样借助安装在机匣上的位移机构,带动总温探针前往被测位置,进行单独的测量。
现有的探针测量技术,由于不能同时测量涡轮导向器出口超音速气流总温、总压、静压、偏转角和马赫数等参数,一方面测量时间长,试验成本高,重要的是来流工况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另一方面不同探针的测点位置受位移机构定位的影响可能会有差异,不同探针测得的流动参数数据肯定不是来自同一流线的,在利用这些探针测量数据,组合计算出速度等参数时,就会带来数据误差,进而会给总的测量结果带来不可忽视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涡轮导向器出口超音速二维稳态流场测量试验中,采用独立的总温探针、三孔压力探针等不同的探针,分别进行测量,存在的测量时间长、试验成本高、测量工况一致性差、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测量超音速二维流场的稳态温度压力组合探针,本发明与现有的超音速二维稳态流场测试用的压力探针相比,能同时测得来流温度、总压、静压、偏转角、马赫数和二维速度分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1、一种测量超音速二维流场的稳态温度压力组合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探针头部(1)、支杆(2),所述探针头部(1)为尖劈柱状结构,探针头部(1)的顶面(3)与探针支杆(2)自转轴线垂直,探针测量时探针头部(1)迎风面为尖劈,包括对称的左侧面(4)和右侧面(5),背风面为圆柱弧面(6);在探针头部(1)左侧面(4)、右侧面(5)和两个侧面交界的前缘各开有1个压力感受孔,分别为左孔(7)、右孔(8)、中孔(9),这3个互不相通的压力感受孔,分别与3个引压管(10)封装在探针头部(1)内的一端连通;在中孔(9)的正下方开有温度感受孔(11),内装有温度传感器。
2、进一步,探针支杆(2)为柱状结构,可以为圆柱体,也可以为三棱柱,其内部开有圆型通道。
3、进一步,探针头部(1)左侧面(4)、右侧面(5)夹角为28°至70°。
4、进一步,探针头部(1)左侧面(4)与右侧面(5)交界的前缘线、温度感受孔(11)中心线、中孔(9)中心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左侧面(4)、右侧面(5)沿该平面对称,左孔(7)和右孔(8)沿该平面对称分布。
5、进一步,中孔(9)圆心与探针头部(1)顶面(3)的距离为1毫米至5毫米。
6、进一步,温度感受孔(11)圆心与中孔(9)圆心距离为1毫米至3毫米,温度感受孔(11)直径为1毫米至2毫米。
7、进一步,探针头部(1)的左孔(7)、右孔(8)、中孔(9)直径为0.3毫米至1毫米。
8、进一步,探针头部(1)内的3个引压管(10)和温度传感器的线缆(12)经探针支杆(2)内通道,由探针尾部引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压力探针相比,本发明经过校准风洞标定,能同时测得超音速二维流场的稳态温度、总压、静压、偏转角、马赫数和二维速度,为叶轮机实验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全面测量超音二维流场稳态参数的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测量超音速二维流场的稳态温度压力组合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其中:1-探针头部,2-探针支杆,3-顶面,4-左侧面,5-右侧面,6-圆柱弧面,7-左孔,8-右孔,9-中孔,10-引压管,11-温度感受孔,12-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6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差压芯片及内置该硅差压芯片的微差压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整体式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