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膝关节假体系统以及人体关节修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2818.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叶川;吴展羽;马敏先;左威敏;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川;吴展羽;马敏先 |
主分类号: | A61F2/38 | 分类号: | A61F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曹桓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膝关 节假 体系 以及 人体 关节 修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膝关节假体系统以及人体关节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膝关节是一解剖复杂、多轴向运动的关节。目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晚期膝关节炎常用的治疗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膝关节有重度畸形的患者,特别是胫骨平台和股骨远端存在严重内外翻及内外旋畸形者,单纯的膝关节置换+关节内截骨矫形手术难以纠正其力线及旋转,而且若关节间隙截骨过大,会致术后关节松弛,甚至损伤内外侧副韧带的止点,需同时配合胫骨和(或)股骨的旋转截骨术或楔形截骨术等手术,坚强的内固定对胫骨近端和(或)股骨截骨术是必要的,在为截骨端愈合提供良好的力学环境的同时允许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是极为有必要的。
但是目前的人工膝关节系统和现有的内固定系统不能兼容,二者在使用区域上的重叠,使得二者之间在功能上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对于重度膝关节关节炎伴畸形患者的治疗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设计一款针对重度膝关节关节炎伴畸形患者所需的新型膝关节假体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假体系统,其在实现患者关节置换的同时,具备内加固功能,对重度膝关节关节炎伴畸形患者具有很好的矫形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关节修复系统,其包括上述膝关节假体系统,其能够针对病患不同关节的患病程度,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并对重度关节炎伴畸形患者具有很好的矫形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膝关节假体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胫骨平台假体与股骨髁假体,胫骨平台假体用于与胫骨靠近膝关节的一端连接固定,股骨髁假体用于与股骨靠近膝关节的一端连接固定,胫骨平台假体和股骨髁假体之间设有弹性衬垫,胫骨平台假体和股骨髁假体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有髓内钉体,髓内钉体用于置于股骨或胫骨的髓腔内,来对股骨或胫骨加强固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胫骨平台假体或股骨髁假体与髓内钉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胫骨平台假体或股骨髁假体与髓内钉体通过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连接件为螺纹件,胫骨平台假体和股骨髁假体均设有与螺纹件配合的螺孔,髓内钉体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件配合的带有内螺纹的螺纹槽,螺纹件穿过螺孔并与螺纹槽配合,用以将胫骨平台假体或股骨髁假体与髓内钉体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胫骨平台假体包括面向股骨髁假体的第一抵接面,第一抵接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槽,弹性衬垫安装于容置槽,并与容置槽的底壁以及侧壁贴合。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胫骨平台假体还包括与第一抵接面相对的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的中部凸设有胫骨连接部,螺孔由胫骨连接部远离第一抵接面的一端贯穿胫骨连接部与第一抵接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股骨髁假体包括用以与弹性衬垫接触的两个滑动臂,滑动臂包括与弹性衬垫接触的第二抵接面以及与第二抵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面;两个滑动臂之间形成一个向内凹陷的限位槽,弹性衬垫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部,限位槽与限位部的配合使用能防止股骨髁假体绕股骨的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股骨髁假体还包括与限位槽的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三安装面,第三安装面凸设有股骨连接部,螺孔由股骨连接部远离第三安装面的一端贯穿股骨连接部与限位槽的底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膝关节假体系统还包括用于将髓内钉体与胫骨或股骨进行固定的锁定螺钉,髓内钉体设置有与锁定螺钉螺纹配合的锁定钉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它较佳实施例中,锁定钉孔沿髓内钉体的宽度方向贯穿髓内钉体,髓内钉体通过锁定螺钉与胫骨或股骨固定。
一种人体关节修复系统,包括上述膝关节假体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川;吴展羽;马敏先,未经叶川;吴展羽;马敏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